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九方投研】2023年11月通胀数据点评

来源:九方智投 2023-11-09 11:34
点赞
收藏

中国10月CPI同比下降0.2%,预期降0.1%,前值持平。中国10月PPI同比下降2.6%,预期降2.6%,前值降2.5%。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观团队认为,10月通胀数据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CPI方面,食品价格降幅扩大,但能源价格出现反弹。10月CPI中食品烟酒分项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1%、0.4%,增速分别低于9月0.6、0.6个百分点。从各分项环比来看,食品中的鲜菜、肉类和鸡蛋价格环比均由涨转跌,背后主要受到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的影响;不过鲜果价格由跌转涨,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今年夏季极端天气对于供给的滞后影响。总的来看,节假日结束后国内食品相关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且环比降幅亦弱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这或表明当前我国下游消费复苏再度面临阻力。

油价继续上涨带动能源价格回升,对CPI形成一定支持。10月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布伦特原油价格多在85美元/桶以上的水平运行,而国内成品油价格虽小幅下调,但均价仍高于9月,与能源相关的交通工具用燃料、水电燃料同比涨幅继续扩大,环比也保持正增长。不过考虑到近两周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挫,11月能源价格或将对CPI同比形成拖累。

核心CPI同比时隔四个月再次回落,商品消费价格下滑或成主要拖累。10月核心CPI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0.6%、0%,分别低于上月0.2、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时隔四个月再度出现了下行。其中,商品价格的下降可能是拖累核心CPI价格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交通工具(或受到近期汽车价格下调的影响)、通信工具等耐用品价格同比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情况,而旅游等此前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的服务消费价格同比增速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核心CPI的走势同样能够反映出经济基本面的状况,考虑到10月PMI数据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这或表明当前我国的需求有再度趋冷的迹象。

PPI方面,企业补库存告一段落,PPI同比降幅扩大。10月PPI同比为-2.6%,不及9月的-2.5%;环比持平于9月,同样不及9月的0.4%。九方金融研究所在10月的PMI点评中指出,10月PPI同比降幅或再度扩大,本月PPI同比的走势基本与我们此前的观点一致。我们认为,10月PPI同比的表现虽符合预期,但仍反映出两方面问题:一是,工业企业短暂的补库存临近尾声,工业品价格得到的支撑明显减弱;二是,从领先指标来看,M1同比大致领先PPI同比12到18个月。而本轮货币宽松大致始于2021年末,但力度相对平缓,这导致M1同比上行缓慢,信贷脉冲的现象不明显,这也在中期压制了PPI同比的表现。

分项来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PPI形成支撑,但下游价格由升转降,同样表明终端需求再度回落。10月PPI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同比分别为-3.0%、-0.9%,虽然从同比上看下游生活资料的表现较好,但实际上与9月相比,生活资料同比降幅明显扩大,而上游生产资料的同比增速保持不变。此外,10月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环比也是一升一降,分别为0.1%、-0.1%。总的来看,上游原材料价格对PPI形成支撑,而下游产成品则是明显的拖累。

上游原材料中,采掘工业的环比增速达到2.4%,不仅高于其他分项,也明显高于9月,上游的涨价趋势仍在持续。但除此之外,其他品类的价格环比表现均不及上月,终端需求的相对不足已经开始逐步传导至中游环节,而这也将导致上游的涨价趋势难以持续。

分产品来看,上游原材料呈现出价格齐涨的格局。煤炭、石油、有色、黑色、非金属等绝大多数上游行业PPI同比表现均好于9月,环比也同步上涨。但对于下游而言,绝大多数行业价格表现均表现低迷。上下游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可能也意味着下游行业的盈利或受到了一定的侵蚀。

从10月的通胀数据来看,下游需求乏力仍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修复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从CPI还是PPI的表现来看,下游商品的表现均明显偏弱,这往往反映出需求不足之下,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上涨的接受程度偏低。此外,若仅从PPI内部的表现来看,下游需求不足或正在向上传导并形成负反馈,而这无疑会限制上游原材料的涨价空间。

结合10月已经公布的PMI和进出口数据来看,当前我国总需求不足的特征同样凸显。10月我国制造业PMI中,代表需求的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49.5%,时隔两个月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而与外需相关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以及出口同比增速的表现也相对偏弱。虽然10月我国进口同比由负转正,超出市场预期,但这主要是受到上游原材料进口大增的拉动,这实际上与PPI的表现相符,并不能代表终端需求开始回暖。总的来看,10月我国面临的内需和外需均开始走弱。

后续,政策持续发力有望对总需求形成支撑,但市场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震荡。7月重磅会议定调后,8月开始国内财政、货币、地产等政策持续加码,政策的宽松程度明显超过上半年,尤其是10月增发的万亿国债将对基建投资和总需求形成明显支撑。展望后续,政策的发力可能尚未停止,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有继续加码的空间。但考虑到目前已经步入冬季,近期北方也再次受到了气候因素的扰动,短期内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或面临一定阻碍,经济复苏之路可能并非“一帆风顺”,资本市场也将随之震荡。但从大方向上来看,我们仍对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李枭剑(登记编号:A0740123050026)进行撰写,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来源:
九方智投)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写评论

声明:用户发表的所有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九方智投用户互动发言管理规定》

发布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赶快抢个沙发吧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微博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