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绩优基金背后"推手"曝光 医药投资"王者归来" 引多家公募竞折腰

中国证券报 2025-05-29 00:00

“拿了快五年的医药主题基金终于开始赚钱了。”近日医药行情持续回暖,让很多投资者眼前一亮。随着相关板块特别是创新药这一细分领域逐渐受到市场关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纷纷开始宣推医药主题基金,多位医药基金经理频频亮相发声。

在公募机构人士看来,医药行情回暖并不是短期市场情绪推动那么简单。经历近五年的调整后,原先制约医药板块表现的多个负面因素正逐渐消退。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领域涌现出许多新变化。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看好后续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医药主题基金水涨船高

近期,医药板块行情持续回暖,多只医药主题基金也收获了不同程度的涨幅。

以被动产品为例,主投医药尤其是港股医药品种的ETF近期表现突出。5月20日,多只港股创新药ETF跳空高开,截至当日收盘,全市场涨幅前十的ETF中有8只为港股创新药产品,涨幅全部超过4%。5月23日,创新药ETF再度领涨,一只创新药产品位居全市场ETF涨幅榜首位。5月27日,医药主题ETF再度领涨,港股创新药ETF占据全市场ETF涨幅前六位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今年以来全市场涨幅前十的ETF均为主投港股医药的产品,涨幅均超过30%。

主动产品方面,一度被市场认为坐了好几年“冷板凳”的医药基金经理中,不少人的在管产品今年实现业绩大爆发,甚至远超被动产品涨幅,在主被动产品较量中占据上风。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中银大健康、华安医药生物、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鹏华医药科技、中银医疗保健、富国医药创新、中银创新医疗、华宝大健康、平安医药精选等十余只产品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均超过40%,最高的接近60%。

有基金人士分析,医药行业范畴较广且相对复杂,投研门槛较高,不同医药公司之间的发展差别较大。对于医药行业的投资,细分机会的寻找和阿尔法挖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是主动投资的医药基金能够跑赢被动产品的关键所在,也是主动投资的医药基金经理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支点。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回暖的背景下,很多基民感慨此前“套牢”近五年的医药主题基金开始回本赚钱。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已有部分医药主题基金近五年净值增长率“转正”,同时仍有不少基金处在亏损状态,首尾业绩差距较大。

绩优基金重仓股“扎堆”

从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40%的主动医药主题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这十余只基金的重仓股趋同情况较为明显。

据统计,这十余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加起来仅30余只(剔除重复持有)。去除10只“独门股”(仅1只基金持有),这意味着绩优医药主题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20余只个股上。其中,部分个股为港股、科创板品种,被上述十余只基金扎堆持有。

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生物、泽璟制药三只个股尤受青睐,进入多只绩优医药主题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富国医药创新、平安医药精选、华宝大健康等多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更是同时出现这三只个股。

此外,百济神州、康方生物、信达生物、新诺威等个股也颇受绩优医药主题基金偏爱。

从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整体重仓股情况来看,天相投顾数据显示,跻身公募基金前50大重仓股行列的医药股数量似乎并不多,仅有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百济神州、泽璟制药、科伦药业6只个股。对比2024年四季度末,百济神州、泽璟制药、科伦药业均为新进公募前50大重仓股。

创新药领域关注度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宣传推广医药主题基金投资的公募机构明显增多,并久违地发布了许多关于医药板块投资的观点。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基金经理刘杰表示,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近期头部药企与跨国药企达成多项授权合作,印证了中国创新药领域在全球的竞争力;随着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外资机构配置意愿增强;部分重要行业大会的时间窗口临近,国内创新药企会陆续发布临床数据,往往有利于港股创新药企业的阶段性表现。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的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出现了积极的新变化:一是很多生物科技或生物制药公司收入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业绩出现板块性拐点;二是今年很多创新药公司的经营数据和海外BD(商业化拓展)交易兑现力度强于以往,个股的阿尔法差异逐渐凸显。非常看好中国创新药的产业趋势和后续龙头企业的股价表现。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的基金经理周思聪认为,目前创新药领域处于出海和国内医保市场的双重提振周期,2025年将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业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行业有望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长期来看,在支付端的显著改善下,创新药企业估值将持续提升,看好创新药行业长周期、大级别的投资机会。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金笑非认为,2025年医药行业将迎来整体反弹,对创新药领域长期看好。这也是他目前重仓的方向,在今年一季度,他以逐步提高组合的进攻性作为调仓思路,中期维度看好AI医疗。

融通健康产业的基金经理万民远认为,在经历了近五年的调整后,制约医药板块的多重负面因素正逐步消退。2025年医药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的双重提振,看好创新产业链(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药消费复苏(零售药店、中药)、低市净率品种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