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有财】个股 | 海外疫情再爆发,新冠疫苗企业投资价值几何?
摘要:
秋冬季节,人体抵抗力普遍偏弱,是流感多发季,原本海外未被平抑的新冠疫情再度大面积爆发,并由机构认为未来新冠可能会类似大流感一样多次爆发,成为常态化。尽管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度陆续进入三期,但疫苗对新冠病毒的有效性仍有待检验。
本文将回答以下问题:
新冠疫苗上市后,将如何定价?
面对顽固新冠疫情,新冠疫苗的未来需求空间有多大?
哪些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企业最具投资价值?
1. 新冠疫苗将如何定价?
当前海外疫情二度爆发,全球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的人数已超4500万,出去累计治愈和死亡人数,现有确诊人数超1100万,疫苗成功上市后至少需要对80%以上人群进行免疫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群体免疫,保守估计免疫接种人数超过40亿人。
新冠疫苗研发投入巨大,成本较高,同时结合近期国内提前接种和海外订单情况,预计新冠疫苗定价在200-800元/人份。疫苗率先上市的企业将最先获得海外订单。
2. 新冠疫苗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从国内需求看,预计未来一年(2021年),国内将有约2.97亿人需优先接种新冠疫苗。国内将按照人员优先级接种,依次为:出境人员 > 医务人员、养老院、福利院 > 学校 > 交运、仓储、邮政 > 2022北京冬奥会相关人员。
从海外需求看,由于海外需求量大,中国疫苗或将大量出口。中国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将优先提供发展中国家。
假设COVEX 可满足发展中国家10 亿人口,则中国可能需承担发展中国家25 亿人口的疫苗需求,按照国内外人口比例需分配约64%产能出口。
到年底,国内灭活病毒疫苗产能可达6亿剂,腺病毒疫苗规划产能1-2 亿剂,预计可覆盖4.5亿人。扣除可能分配给国外的产能和其他因素,未来一年新冠疫苗接种国内产能缺口或为1.2亿份。
3. 如何抓住新冠疫苗研发企业的投资机会?
根据研发成本和量产难度,新冠疫苗不同技术路线竞争优势排序为:核酸疫苗> 重组亚单位>腺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其中,研发较快且成本较低的技术路线可以抢占灭活疫苗和腺病毒疫苗的市场份额。国外新冠疫苗定价较低,国外疫苗也多采用成本较低的技术路线。
目前新冠疫苗技术路线成本较低且研发较快的A股公司主要有三家:智飞生物、复星医药、沃森生物。
智飞生物:重组亚单位疫苗
智飞生物和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研制新冠疫苗(CHO细胞)为重组亚单位技术路线。重组亚单位技术路线成本将低于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但高于核酸疫苗,若成功上市则可抢占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市场份额。9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微生物所重组蛋白疫苗,正在组织三期临床。
目前,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马已具备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的生产条件和资格,未来年产能有望达3亿剂。
复星医药:mRNA疫苗
复星医药于3月15日获得德国BioNTech SE许可,在中国独家开发并商业化经营BioNTech SE研制的mRNA新冠疫苗产品。mRNA疫苗技术路线成本明显低于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若成功上市则可抢占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市场份额。8月28日,复星国际联席CEO陈启宇介绍他们跟辉瑞和BioNTech合作的新冠疫苗研发进程,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对于港澳市场,复星医药已宣布待在研新冠候选疫苗BNT162获批上市后,向中国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供应1000万剂该款疫苗。
mRNA疫苗扩产速度极快,辉瑞和BioNTech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提供1亿剂BNT162疫苗,到2021年将会提供13亿剂。mRNA疫苗理论上每人只需接种一次,若研发成功可迅速覆盖数以十亿计的人口。
其中,应当重点关注的是mRNA疫苗, mRNA疫苗对温度耐受性强,很可能不需要苛刻的冷链运输。考虑到核酸疫苗相对传统疫苗的成本和量产优势,mRNA疫苗或将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疫苗类型,而冷链需求也会随mRNA疫苗占比提升而减少。投资者应谨慎看待冷链运输概念。
参考研报:
20201021-东兴证券-东兴证券“首席访谈”之医药行业研究报告:新冠疫苗上市之后医药怎么看
本报告由九方智投投资顾问欧阳健(登记编号: A0740619070001)撰写
免责声明
九方智投免费提供的股票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来自相关合作方,目的是为用户获取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九方智投以及其合作机构不为本页面所提供信息的错误、残缺、延迟以及依据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排名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相关链接 |
---|
暂无评论
赶快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