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误认广告牌上车辆是真车 理想汽车再现"幽灵刹车"

第一财经 2024-05-14 00:00

科创50 --%

近日,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理想L9误将广告牌识别成真车致追尾一事引发关注。

一位湖北襄阳的理想L9车主在社交媒体上称,自己驾驶未上牌的新车理想L9在高速公路上开启了辅助驾驶系统,车辆在行驶中检测到高处广告牌上的小货车图片,突然急刹,导致后车追尾。涉事车辆为理想L9 Pro车型。事故发生后,经交警认定,该车主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理想汽车方面表示,对此次事故分析的结论是,视觉误检前方广告牌上的卡车,导致自车异常减速,辅助驾驶目前确有一定局限性。

AEB误判

官方资料显示,理想L9 Pro版车型搭载了智能驾驶AD Pro,可实现安全舒适的高速NOA( 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车型配有10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1个毫米波雷达。今年北京车展期间,理想智能驾驶AD Pro、AD Max平台能力全面进化。其中,AD Pro 3.0于5月初随OTA 5.2推送,实现千公里接管级别的高速NOA、支持红绿灯路口起停的城市LCC(车道居中辅助)、复杂车位的智能泊车。

去年5月,四川甘孜一车主驾驶理想L7在路上正常行驶,突然车速从80km/h降速到20km/h,直接刹停。该车主表示,当时路上没有任何障碍物,只有一块广告牌,上面有一个人准备起跑。车主联系了理想汽车,官方表示,该事件是因为系统把广告牌上准备起跑的人物,识别成了在路中间的真人,所以才紧急刹停。

当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车辆在前方没有障碍物或不会与前车发生碰撞的前提下,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刹车,也就是车辆AEB(紧急制动功能)自动启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幽灵刹车”。

“幽灵刹车”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EB功能出现识别错误。

辉羲智能研发人员马静表示,AEB是目前很多车辆都已配置的一项功能,通过安装在车上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以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或各种组合——对自车状态及周围交通环境实时监控,并分析计算,判定合适的刹车介入时机。

AEB的TP(正确触发)和FP(错误触发)是一对矛盾,概率上讲,TP越大,FP必然也越大。而在实际体验中,误触发的危险不言而喻,随着AEB的普及,误触发导致的惊吓和伤害已越来越多成为抱怨焦点。

马静认为,真正做好AEB很难。“需要感知能力强、系统链路延时小,光这两点想要做好都不容易。此外,AEB功能算法本身,也会导致性能天差地别。”

“当前主流的驾驶辅助系统,主要使用摄像头和毫米波来进行感知,但摄像头识别精确度较低,难以区分和天空颜色较为接近的物体;毫米波雷达的识别精度更高,但对于静止物体敏感度较低,并且无法准确识别塑料、布料等材质的物体。”一位行业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辅助驾驶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视觉和感知能力,配备多重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传感器、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实时感知周围环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需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监管,包括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实时监测和反馈车辆状态和行驶情况,包括车速、方向、路况、气象等,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故障,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自动驾驶功能仍需优化

此前,特斯拉也爆出类似的事故。2023年7月,特斯拉因为自动驾驶安全问题遭到加州总检察长办公室的调查。起因是2022年8月,一位2018款特斯拉Model 3车主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出投诉,原因是车辆存在“幽灵刹车”问题。

该车主表示,自己购买特斯拉FSD软件花费数千美元,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他感到被特斯拉误导了。车辆在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之后,会在正常行驶途中将路旁的标牌误认为是限速或停车标志,然后猛踩刹车,给车主带来人身危险以及车辆追尾事故的风险。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可能采用了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这导致了问题的产生。特斯拉汽车完全依赖摄像头收集数据,相较于国内车企的混合视觉方案,其数据收集可能不够全面,尤其是在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

“激光雷达形成的图像叫点云,是由千万个点组成的,它本身看不见图像,但像一个盲人摸象一样,能塑造出障碍物的轮廓。所以广告牌无论画了什么,都不会影响在系统里的呈现,只是一块方块而已。”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刚(化名)对记者表示。

刘刚说,几年以前,特斯拉也出现过面对白色横停的集装箱货车,直接撞上的情况,它把白色车厢理解为晴朗天空下的白云。

不过经过多年的演进,他相信特斯拉已经有针对性地做了重点训练,早已解决这一bug。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美国激光雷达上市公司Luminar在财报中透露,特斯拉成为其2024年第一季度最大的客户,贡献了该公司10%以上的收入。按照财报公布的数据计算,特斯拉购买了超过210万美元的激光雷达。

在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上,一直以来,特斯拉坚定视觉方案,而多数车企选择了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不过,今年以来,广汽、华为纷纷发布纯视觉方案智能驾驶产品。其中,华为宣布在智界S7车型上首次采用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

中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纯视觉方案的最大优点在于整体的成本,特斯拉八个摄像头的硬件成本仅为200美元左右,而一套激光雷达的成本在3000~10000美元不等。对于多感知器融合方案,必不可少的是激光雷达。

尽管近几年来激光雷达的成本不断降低,但单颗仍在600~2000美元左右,整套自动驾驶系统普遍需要3~5个激光雷达,因此总成本也在3000~10000美元。尽管纯视觉方案成本较低,但更多依赖先进的算法支撑。

“Corner cases(在智能驾驶中很少出现但可能导致危险的异常情况)可以说是无穷尽的,所以中国车企只有通过大数据训练,改良算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我觉得这也说明,激光雷达的不可或缺性。纯视觉一定会有缺陷,我认为依靠纯视觉完成的自动驾驶,是提高了自动驾驶的下限,而不是提高了能力的上限。也就是说日常场景下它可以挥洒自如,但如果遇到没见过和理解错误的场景,它依然会犯错。”刘刚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极易导致危险的“幽灵刹车”外,近年来关于辅助驾驶误判问题不在少数。此前,一名小鹏汽车车主因眼睛小被系统误判开车睡觉。

汽车KOL常岩亦表示,因为眼睛小触发过很多汽车品牌辅助驾驶系统的实时警告。常岩称,通用汽车的Super Cruise会判定他过度疲劳;岚图FREE会在冬天为了让他别困打开冷风;蔚来ET7认定他开车疲劳和走神。

而出现上述误判,原因在于车辆配备的DMS(Driver Monitor System)驾驶员监测系统。虽然技术已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尚无企业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即便开启了高阶驾驶辅助功能,驾驶员依旧需要对于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或是被宣传误导,或是好奇心驱使急于尝鲜,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当做自动驾驶使用。近两年来,由于用户不合理使用驾驶辅助系统,导致事故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