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连续5年财务造假?昔日大牛股突发退市

2023-12-11 19:32

过去的周末,ST股投机市场迎来巨震。

号称“瞒天过海”组合之一的*ST博天突发退市。

12月8日收盘后,*ST博天发布公报,表示自己受到了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受此影响,12月11日开盘后,*ST博天开盘一字跌停,股价报收3.11元。

*ST博天日K线走势图

而同为“戴帽股”,同样是申请摘帽后遭到立案调查,“瞒天过海”组合中的另一只*ST日海,却摘帽成功,股票改名日海智能,周一股票一度涨超4%。

*ST博天*ST日海结局的强烈的反差,再次给投资者提了醒,炒作“立案股”,就是一场赌博,想玩就准备好一颗大心脏,否则最好别碰。

回到*ST博天,这家公司之所以被强制退市,是因为公司从上市之后就开始财务造假,而且一造就是5年。仅2020年、2021年两年,*ST博天就在资产负债表虚增了19.55亿元,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138.06%。

这种毫不顾忌脸面的行为,已经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所以*ST博天的退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至于被套的投资者,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说起ST博天,虽然业绩不咋地,但2017年刚上市的时候,一度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原因就是公司的老板,是北京的知名企业家赵笠钧。

赵笠钧原本在体制内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下海创业,创办了博天环境,也就是现在的*ST博天,主要的业务是水污染处理。

2017年前后,“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成为全社会共识,环保题材迎来爆炒。长年混迹环保圈的赵笠钧逐渐成为环保大佬,先后荣获“”首都建设青年功勋”“治霾践行者”“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等官方授予的殊荣。

*ST博天实控人赵笠钧(来源:公司官网截图)

有了实控人的环保明星外衣,博天环境(即*ST博天)在2017年上市后,股价从8块钱一路涨至53块,4个月里股价暴涨560%,成为当年的一只大牛股。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ST博天上市第一年就开始财务造假。2017年和2018年,*ST博天分别虚增营业收入3.47亿元和10.98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1.40%和25.33%;虚增利润1.18亿元和5.01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0.68%和223.80%。

一家公司连续5年造假都没被发现,按道理,作假手法应该相当隐蔽。可实际上,*ST博天的财务舞弊并没有多高明。

具体来说,就是公司并没有对已经终止的设备销售和已经竣工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通过签署虚假协议,这些业务继续存在。同时,通过签署虚假债权债务转让协议、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隐瞒虚增收入的情况。

过去一些ST股财务造假,公司铤而走险的目的是为了保壳不退市。但像*ST博天这种一上市就造假的公司,还是比较少见的。

换句话说,为了拿到上市募集的资金,博天环境2017年IPO时就是“带病闯关”,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可能并不满足上市条件。

爆了这么大的雷,赵笠钧“环保大佬”的形象算是彻底崩塌。监管也对*ST博天给予的相应的处罚。

根据公告,北京证监局对上市公司处以500万元的罚款。对董事长赵笠钧处以300万元的罚款,并采取7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公司其他数名高管,分别处以100万-200万的罚款。

公司退市、实控人罚款300万加禁入市场7年,*ST博天的案子到这就结束了。但对投资者而言,似乎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么多年来,A股的投资者可以忍受炒小炒差,可以忍受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唯独忍不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前两种行为,都是投资者的自主选择,盈亏自负。但财务造假是上市公司赤裸裸的欺诈行为,是对投资者利益的公开侵犯。

然而造假年年罚,年年有造假。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的监管制度是不是还不够完善?我们的处罚力度是不是还太弱?

就拿*ST博天来说,就有两个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ST博天如此拙劣的造假手段,为什么会计师事务所连续5年都没有发现?

比如虚构巨额的在建工程,如果会计师或审计员去实地走走看看,多少都发现端倪。更何况是出现多项目债权债务抵消这种异常的交易。

等于说*ST博天大部分的收入,实际都没有产生真实的现金流入。只要会计师有一定审计经验,收入的真实性肯定是重点核查的领域。

但巧就巧在*ST博天最近三年的审计师——中兴财光华,审计报告连续三年都给了无保留意见。

据聪明投资家查阅,这家中兴财光华事务所,过去还曾跟柏堡龙和斯太尔合作过——这也是两家有财务造假“前科”的公司。

柏堡龙的实控人陈氏夫妇今年6月被警方抓捕,公司曾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2.76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4.10亿元;斯太尔曾是A股“重卡一哥”,因3年伪造利润3亿退市。

作为第三方中介结构,会计师事务所理应勤勉尽责,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但在中兴财光华手上,看不到第三方的独立性,成了“乙方”配合“甲方”演戏的闹剧。

据聪明投资家统计,因为中兴财光华手上的公司“雷声不断”,近三年来,事务所受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3次、纪律处分1次;50名从业人员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2次、纪律处分1次。

可处罚归处罚,这似乎丝毫没耽误中兴财光华招揽生意。最新消息显示,*ST围海拟聘任中兴财光华担任2023年年报的会计师。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之前的会计师对*ST围海2022年财报无法表示意见,公司才带帽的。这回会计师换成了中兴财光华,今年*ST围海的财报说不定会业绩大翻身。

因此,作弊的上市公司被退市,但有执业污点的事务所却依旧能招摇过市,这本身就不合理,给财务造假提供了生存的温床。

其次,罚款+退市,解决问题了吗?

对财务造假的公司罚款并退市,表面上似乎很解气,但仔细想想,其实跟投资者没半点关系,相反还会算还投资者利益。

还是拿*ST博天来说,2023年9月末,公司股东有1.93万户。如果公司强制退市,这近2万名投资者肯定跟着遭殃的。

因此,无论是退市还是罚款,对被欺骗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损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在这一块,对投资者的保护是相对薄弱的。投资者只能自己组织起来去和上市公司打官司,需要旷日持久的扯皮,钱还不一定要的回来。

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投资者的补偿机制,通过加大罚款力度来补偿投资者损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本就会小很多。

这次*ST博天被罚金额,一共是1300万元。这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获利金额比起来,可能连九牛上的一根毛都不算。

来源:公司公告

据聪明投资家统计,博天环境IPO的时候,融资金额就高达15亿元。但老板赵笠钧并不满足,好不容易上市了,不能立马减持,就通过质押疯狂套现。

*ST博天的控股股东汇金聚合资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15.31%。这些股份中,有98.88%都被质押了。通过股权穿透,按照*ST博天巅峰时期215亿元计算,汇金聚合资管质押套现金额最多在32亿元左右;创始人赵笠钧通过质押套现最大金额在18亿元左右。

这么算下来,仅IPO和质押两项,上市公司股东就套现了差不多50亿元,是1300万元罚款的360倍。

与其老老实实经营公司,通过上市套现来钱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而造假处罚轻微,不用对投资者负责,这就成了财务造假接连不断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