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M1增速罕见转负引热议,财政货币政策如何进一步加力?

第一财经 2024-05-13 21:47

近一段时间,M1(狭义货币)增速显著低于M2(广义货币)增速,M2-M1“剪刀差”有所扩大,对于背后原因,众说纷纭。

日前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4月M1罕见负增长,更是引发市场关注。究竟是监管“挤水分”影响多一些,还是内需进一步变弱的结果?一时间引发热议。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近期,M2-M1“剪刀差”再度高位扩大,M1同比增速较上月末明显回落的原因,一方面与4月叫停“手工补息”、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优化调整“挤水分”有关,企业活期存款“搬家”到理财市场;另一方面,楼市低迷以及市场主体经营和投资活跃度不足也是拖累原因,后续须需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加力。

M2-M1“剪刀差”再度高位扩大

日前,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4月末,M2和M1同比增速均较上月末有所回落,“剪刀差”再度高位扩大。4月末,M1增速同比下降1.4%,较上月末大幅下行2.5个百分点,为历史次低。M2-M1“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至8.6个百分点。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数据创历史新低或与监管部门4月叫停“手工补息”、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优化调整“挤水分”有关,但同时也指向资金活化程度下降,实体经济活力不足。

实际上,M1增速较低,是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真实反映。此前,有接近监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M1的构成85%是单位活期存款,过去M1增长较快,主要是居民购买新房形成的预售资金、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沉淀等。当前,房地产发生重大转型、地方化债推进较快,会导致相关主体的活期存款较少。

有市场权威专家强调,近两年房地产企业新房销售出现下滑,这也导致房企活期存款的下降。

从销售端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4%;销售额方面,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7.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7%。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近年来,M2与M1增速“剪刀差”持续处于高位,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低迷背景下,居民购房需求下降,居民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转移受阻;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偏弱,资金“活化”比重下降。

而今年以来,企业活期存款“搬家”到理财的情况也较为明显。随着债券价格走高,相关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上升。与此同时,监管对于部分不合规的存款产品“挤水分”都是影响M1同比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

“近期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较快,理财、基金收益率可观,很多企业、居民的存款分流至理财。4月份理财环比多了2万多亿元,就是从存款分流过去的。同时,企业的活期存款则是‘手工补息’规范治理的重点,这些存款流向了理财、债市。”上述权威专家说。

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剪刀差”反映目前银行金融机构中定存占比相对偏高,资金不够活化。同时,4月“剪刀差”扩大还与活期存款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有关。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当前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

此外,近期多部门对资金“低贷高存”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现象的规范力度加大,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有所减少,短期内有“挤水分”效应。

中金公司研究员周彭认为,4月起,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这意味着存款相对于理财的吸引力下降,再加之没有吸引存款冲GDP的考核压力,理财对存款的替换明显加速。

金融监管研究院研究报告进一步分析,停止银行手工补息,导致此前计入M1的协定存款、通知存款收益下降,企业为追求收益与安全性(理财不能保本保息)一部分存款进入定存,更大一部分直接脱媒进入非银,比价效应下,银行理财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性价比上升。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统计的数据,4月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至28.63万亿元,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逐渐显露。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明显偏低的M1增速及较高的M2与M1增速“剪刀差”依然表明,实体经济活力不足,亟须财政货币政策加力。

王青认为,当前亟须通过有效刺激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方式,提振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周茂华认为,从趋势看,国内经济循环持续畅通,促消费和投资等宏观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经济稳步复苏,金融市场情绪逐步回暖,资金活化,储蓄存款结构有望逐步恢复常态。

降准降息有空间

随着M2与M1同时回落,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发行,市场对于降息降准的关注再度升温。

实际上,央行日前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便释放了最新信号——新增“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价格的重要性提升,稳物价成为重要政策目标。

日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则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这是政治局会议少见的直接提到利率和准备金率。

在接下来货币政策走向方面,王青认为,尽管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但主要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当前经济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宏观政策需要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

2024年以来,我国CPI同比增速由负转正,4月最新数据显示,CPI同比升至0.3%,需求修复对物价带来一定提振,通缩风险也已基本解除。但在供需失衡下,国内物价依然处于低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后续,随着经济数据修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进、需求端政策持续发力,当前存在的供需结构性问题有望缓解,从而进一步带动物价温和回升。但在此过程中,若CPI、PPI环比增速延续偏低,可能成为触发货币宽松的条件,进而强化政策协同。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根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都是按半年付息。其中,30年期将在5月17日(本周五)发行。今年起,我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由此,不少分析认为,在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行的背景下,中长期流动性需求将相应增加,在该阶段实施降准可营造出适宜的流动性环境。虽然市场普遍预期降准降息可期,但对于何时落地则有一定分歧。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认为,推动经济增长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货币政策报告再次强调贷款增速和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全年贷款增速不能期待过高,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推出的可能性更大。谈及降准降息落地时间,章俊认为降准可能很快到来,降息可能在二季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则认为,未来宽财政发力,特别国债供给集中落地阶段,央行仍会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预计通过小幅降准或是买卖国债等创新工具来对冲政府债供给压力。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