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建筑材料行业出海系列报告之一:当前建材企业出海进展如何?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02-27

建材出海有望提速,推荐科达制造、华新水泥,关注天山股份、北新建材、苏博特

2022 年建材行业整体实现海外收入490 亿元,占比6.1%,收入规模和占比分别位列中信29 个一级行业中的22/19 位,当前国内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以美日韩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将迎来补库拐点,东南亚等地发展中国家需求仍有增长潜力,我们认为扩张海外市场或将成为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主要路径。当前国内企业中科达制造、华新水泥已占据出海先发优势,海外利润已成为公司主要增长点,我们认为华新水泥凭借品牌优势及拉法基股东持续赋能,未来有望通过收购进一步扩大海外产能规模,科达制造深耕非洲陶瓷市场,自建产能仍有增长潜力,中长期有望围绕“大建材”战略进行拓展,逐步切入洁具、玻璃等品类。天山股份、北新建材、苏博特有望在公司战略推进及自身禀赋加持下加快出海脚步。

水泥、瓷砖公司出海进展较快,玻璃/玻纤以出口为主从建材各子板块来看,2022 年玻纤/玻璃/水泥/消费建材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23.3%/15.4%/2.6%/3.5%,其中玻纤、玻璃主要以出口为主。出海方面,水泥企业已在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展开布局,截至23 年末海外熟料产能达6341 万吨,同比增长36%,另有在建产能超过2660 万吨,其中西部水泥新建产能弹性最大,华新以并购为主,落地速度或快于新建。玻璃板块中,光伏玻璃多选择马来西亚、越南建厂,缘于产业链配套及降低纯碱、超白石英砂等原材料成本优势。玻纤海外产能共54.6 万吨,其中巨石一家独大,产能达41.6 万吨,这主要是出于减少出口关税政策影响的原因,海外市场仍为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消费建材整体出海进展较慢,主要系国内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科达制造系出海先行者,公司16 年携手森大集团出海,已成长为非洲建筑陶瓷龙头,23H1 海外建材业务毛利占比超过50%,看好海外增长弹性。

制造工艺、品牌力及渠道是发力方向,地缘政治/管理/建设/融资受到掣肘我国建材企业出海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工艺及品牌、渠道建设等方面,前者在水泥等重资产行业体现的更为明显,中材国际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助力国内水泥企业加快境外业务扩张。后者多体现在消费建材等轻资产行业,当前头部企业一方面在产品性能、设计等方面力争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国外品牌战略合作等方式逐渐强化海外影响力,为后续出海奠定基础。出海建厂面临掣肘因素包括地缘政治不稳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配套建设条件风险、融资和汇率风险等。

海外龙头拉法基豪瑞、宣伟扩张路径值得借鉴

通过复盘海外龙头发展路径,我们发现其共性在于,一是核心主业竞争优势明显,抗周期能力相对较强,二是其商业模式较优,内生造血能力强,三是均选择收购为主的方式进行外延扩张。不同点在于,拉法基更看重公司规模以及区域格局,通过收购区域水泥龙头实现快速做大做强,而在供给集中度不高的地区,多采用自建产能的方式,最大化发挥自身生产优势。而宣伟更看重渠道的布局和品类的扩张,被收购公司在当地往往已完成销售渠道的搭建,区别于国内的自营渠道,公司在收购后通常保留其原有的经销模式,而在品类扩张方面,公司围绕涂料板块扩充产品矩阵,由传统建筑涂料向工业涂料、木器涂料等品类延伸。我国企业出海路径与海外龙头存在一定相似之处,未来出海前景仍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企业投资不审慎、产能建设进展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