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强链低碳创新担当 上市公司勇立潮头

证券时报 2022-06-28 02:21

近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蓬勃发展势头,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微观主体,数以万计的企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细胞与肌体,也绘就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亮色。在这其中,数千家上市公司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4817家,总市值84.4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公开资料显示,在中国约4800万户企业中,上市公司数量仅占万分之一,但2021年总营收占当年全国GDP的56.81%;缴纳税金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23.41%;上市公司员工总数在全国就业人数中占3.74%。扎根各领域的上市公司充分发挥领头羊角色,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等风口行业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链主”企业,以公司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进步,个体与产业相互助力、相互成就,使产业链生态愈加完善,全球化步伐更加坚定。

过去十年,发展的含义悄然发生变化:从强调速度、规模转变为追求高质量、集约型的增长,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关键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光伏还是移动通信产业,都具备硬科技的属性,一批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攻克下诸多技术难关,在世界科技竞逐中由追随者变为领跑者。

特别是近两年,响应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新能源车、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凭借自身的绿色属性成为碳中和主力军,更多上市公司则通过降低生产能耗、使用绿电等方式积极减碳。

此外,大量上市公司主动创造就业,积极参与抗疫救灾,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发挥“链主”带动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头部公司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公司在整个链条上发挥出协同和示范作用,助推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走向新高度。

从2010年主管部门开始提供财政补贴以扶持产业来算,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走过十余年。2020年整个产业真正开启市场化,越来越多的绿牌车驶上街头,动力电池、锂电材料等关键上游也迎来了一轮发展热潮。

一批高质量领军企业涌现。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是其中代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轫之际,曾毓群带领团队二次创业,由消费电池转向动力电池,紧紧把握住了产业机遇,并逐渐坐稳全球动力电池第一的宝座。根据SNE Research统计,宁德时代2017年~2021年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第一。

另一家龙头企业比亚迪也凭借消费市场的成功获取资本市场的认可。6月10日,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大关,几乎比肩宁德时代,成为深市市值数一数二的上市公司。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最早涉足的业务是消费类电池和半导体元器件,2003年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并涉足新能源汽车。近些年,比亚迪打造王朝、海洋等系列的多款车型,在产业链波动中保持稳定生产,多次登顶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销冠。

在每一条细分赛道中,都有一批高质量的上市公司逐浪潮头。燃油车时代的传统车企要在新环境下站稳脚跟,涌现出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积极转型者;在关键资源锂矿方面,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华友钴业等公司布局全球掌握了资源自给的能力;构成动力电池的各种材料都是蕴藏潜力的市场,德方纳米、贝特瑞、天赐材料、恩捷股份等公司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奋进。

资本市场热情拥抱这些弄潮儿。Wind数据显示,上述公司在近10年或上市以来的市值基本都有数倍的增长,部分增幅甚至在10倍以上。宁德时代、比亚迪成长为万亿市值级别的上市公司,长城汽车、恩捷股份、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公司最新市值都达到千亿以上。

受益于绿色低碳大潮的带动,光伏行业最近两年也涌现了不少大公司。最新数据显示,隆基绿能总市值超过4600亿元,通威股份超过2500亿元,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达到10家。与此同时,光伏企业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

头部光伏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这10年,中国企业主导了光伏从多晶向单晶的转换,能耗更低的颗粒硅技术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中国企业还在电池技术创新上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另一方面,在光伏主产业链的牵引下,中国的光伏设备、透明背板、光伏玻璃、低温银浆等辅材配套产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10年,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从“两头在外”到走向世界的跨越,中国企业为全球供应了最大规模的光伏产品,助力了全球的绿色进程;从主要厂商的出货情况看,海外市场大多占据了过半份额。企业也在加速全球化发展进程,晶澳科技在全球拥有12个生产基地,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

近两年,中国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强化“链主”、“链长”企业的引领作用。移动通信产业链较长,电信运营商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从3G、4G到5G,既见证了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壮大,也见证了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的蓬勃发展。

中国移动目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大力推进与中国广电5G网络共建共享,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85万个,占全球5G基站规模的1/3以上,将力争年底前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110万个。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也制定了今年底实现百万5G基站规模商用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化发展的信息底座,正如4G催生了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应用一样,5G正在为全社会的数字化发展加注动力。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所说,5G不是简单的“4G+1G”,而是更具革命性,呈现更高价值,能够为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基础设施,充分释放数字化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引领技术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是公司生命力的来源,也是参与世界竞逐的必备武器。过去10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带动一大批新技术、新创造涌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超越,中国高科技产业全球话语权不断增强。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池性能的提升尤其依赖化学体系的创新,这些创新就诞生于诸多中上游锂电材料企业数十年的深耕中。

在正极材料方面,德方纳米处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第一梯队。“液相法”生产工艺构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壁垒之一。公司还主导或参与了22项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其中《纳米磷酸铁锂》(GB∕T 33822-2017)由公司主导起草和制定。

在传统石墨之后,硅基负极等新一代负极材料也走进产业视野。贝特瑞在该领域走在前列,公司已经完成新一代高容量硅碳及高首效硅氧产品开发,并取得客户认证。“研发投入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实现突破,但不投入是肯定不会有突破。”贝特瑞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到了电池环节,电池厂商要做的不仅是材料体系革新,还要在结构体系上下功夫。例如宁德时代的CTP技术,具有高效集成的特点,是一种无需模组即可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中的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开始向欧洲电动客车企业 Solaris、泰国Arun Plus等海外企业授权。

“近10年,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3倍,循环寿命也提升到了16年或200万公里,这些性能的改善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同时帮助中国产业链获得核心优势,吸引更多海外投资。”宁德时代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光伏产业同样被视作朝阳产业,当前,中国在光伏各产业链环节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光伏产品走向世界不再是一句空话。但可曾想过,10年前,中国的光伏产业还是“两头在外”,缺少自主技术、主要市场也在海外,只是依托劳动力的优势从事着价值较低的制造工序。

10年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进步让中国企业能够站在产业价值链的顶端,技术进步也加速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进入平价时代的步伐,让整个社会能够用上更清洁、更便宜的电力。

“天合光能将创新引领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和核心驱动力量,搭建了全面领先的科创体系,在不断的研发突破中,持续推动光伏技术创新研究和产业化,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为目标,助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构建,为引领光伏行业进步作出贡献。”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说。

这10年,也是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10年,更是中国从3G跟随、4G同步到5G全面赶超的10年。事实上,3G时代的一个剪影是,中国提出并主导了TD-SCDMA技术,这是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3个3G标准之一,由此开始,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上的话语权显著提升。

6月初,在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第96次全会上,5G R17标准宣布冻结,标志着5G第二个演进版本标准正式完成。本次会议上,国内通信企业共派出10名代表现场参会,中国通信企业积极融入国际标准制定,维护全球统一技术标准,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现了中国力量。

近日,在中宣部“中国这十年”主题发布会上,工信部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领域创新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从深海的“奋斗者”号成功万米坐底,到蓝天的C919大型客机即将取证交付,再到升空的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装备制造领域技术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国家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的支持。早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希望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推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整体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一重制造了首台(套)核电蒸汽发生器,中国船舶集团研发了国产首台(套)25兆瓦工业发电用燃气轮机装置,这些大国重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脊梁。

制药领域也是科研成果创新的集聚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一项数据显示,我国对全球研发管线产品数量的贡献,已经由2015年的4%跃升至2020年的14%。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产业本身具备绿色属性,为碳中和提供低碳交通工具、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更多公司则通过建设零碳工厂、推动生产资源循环等方式参与到减碳事业中来。

近两年,国内新能源车企陆续提出碳中和目标,甚至为告别燃油车定下明确时间表。同时,车企也向中上游供应商提出减碳要求。为此,贝特瑞、德方纳米等公司通过使用低能耗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量;贝特瑞还通过自建光伏发电站,新建工厂选址在水电资源丰富的四川、云南等地,加大绿电的使用力度。

与此类似,高效光伏组件产品不仅能够供应绿电,光伏制造商们也加大了对绿电的使用。数据显示,2021年,位于晶澳科技生产基地的分布式电站约28.55MW,年发绿电超过2500万kwh;同时,公司曲靖基地位于云南省曲靖经开区,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光伏产品的制造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并伴随排放。因此,光伏要真正地实现绿色低碳显然离不开制造过程的低碳化。记者注意到,欧美市场已经开始将碳足迹作为评价光伏产品的重要指标,甚至对于碳足迹低的产品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溢价。

近两年,部分高能耗行业企业跨界光伏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例如,2021年,海螺水泥全国园区内新增19个光伏电站、3个储能电站,去年末,公司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MW。预计到2022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GW,年发电能力10亿度。除海螺水泥以外,中国建材、上峰水泥等水泥企业也着手在厂房屋顶建设光伏电站,生产经营使用清洁电力。

钢铁行业曾经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代名词,不过,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去年初,中国宝武宣布,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35年实现减碳30%,2050年实现碳中和;今年初,鞍钢集团也发布了低碳冶金路线图,目标包括2025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降低30%,吨钢碳排放强度降低30%以上,类似的案例在钢铁行业还有很多。

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载体,从3G、4G到5G,基站的数目越建越多,同时由于5G基站构建在较高的频段基础上,其能耗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一不符合国家绿色低碳的政策导向,二也给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带来很大压力。

存在类似问题的不仅是5G基站,新基建中的数据中心也是耗能大户,在如何发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又不影响绿色低碳发展大局方面,国内电信运营企业做了诸多探索。

例如,中国移动发布了“C2三能——中国移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表示,公司深化5G网络节能降耗,实现新增5G单站能耗同比下降10%,单站节电近30%。此外,通过5G网络共建共享,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累计节电175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600万吨。

根据工信部的表态,围绕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10年来紧抓多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绿色技术装备产品的供给,以及积极推进工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动光伏、风电稳步发展,进一步壮大绿色消费。

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上市公司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队”。通过创造就业、贡献税收、分享红利等方式,上市公司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彰显国民经济支柱的责任担当。

上市公司在居民就业方面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上市公司缴纳税费金额合计约为4.0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23.41%;上市公司工作人员数量超过279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10.53万个;员工薪酬合计约5.72万亿元,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8.8%。

部分上市公司生产基地设立在西南等地区,增强了当地的就业吸引力。宁德时代介绍,以四川宜宾基地为例,共有员工10798人,其中农民工占比达到85%以上。另有统计显示,70%左右的农民工是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回流的云贵川外出务工人员,宜宾本地农民占比30%左右。

受宏观环境变化影响,近两年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多,压力大。对此,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原本计划今年招聘1万名毕业生,今年决定扩招为2万名。目前比亚迪员工人数已经达到42万人,今年底还将进一步扩张到50万人以上。

上市公司还成为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重要渠道,分红力度不断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发布现金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共3170家;现金分红预案总额超1.5万亿元,相比前两年分别同比增长1.4%、13.6%;连续10年分红的上市公司占比也从4%提升至32%。

此外,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抢险救灾以及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上市公司也发挥出示范作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1916家上市公司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投入资金合计约177亿元;累计超过160家次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新冠肺炎检测、治疗、特效药物研发及生产等相关工作,并通过积极捐款捐物,全力以赴保供应、保运转、保生产。

一些科技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充分融入了自身专业能力。例如,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方面,中国联通基于5G+平台基座能力,打造了数字乡村服务云平台,围绕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数字经济等6个重点方向开发了数十款应用,实现了数字乡村基层应用场景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中国联通数字乡村平台累计服务行政村超过15万个。

疫情防控方面,为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关于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要求,中国移动已面向17个省(区、市)的32个地市提供了5G便民核酸采集站标准化方案,并在新疆、上海、北京等9个省(区、市)落地。

对于通信行业而言,实现电信普遍服务、人人都能享受到数字化红利是其重要社会责任。工信部表示,10年来,我国历史性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宽带”,中小学校通宽带比例从25%提高到100%,远程医疗覆盖所有的脱贫县。事实上,今年世界电信日也将目光聚焦到银发一族,呼吁帮助老年人搭建起跨越信息技术鸿沟的“数字桥”,共享数字化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过去10年,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在2021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仅关注“量”的增长,更关注“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A股最新总市值也达到了82.7万亿元,上市公司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市公司千帆竞逐,成长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他们是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历史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注脚。展望下一个10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千千万万的上市公司仍将深入参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随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乘风扬帆,逐浪潮头。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