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光大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原文类别 2024-03-28 查看全文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

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

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本行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4年3月27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本行《2023年年度报告》。会议应出席董事11名,实际出席董事11名。本行5名监事列席本次会议。

4、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3年度

财务报告已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安永会计师

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本行董事会建议:以本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总股本590.86亿股计算,每10股派发普通股股息1.73元(税前),现金股息总额合计102.22亿元。

6、本报告中“本行”“光大银行”均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

二、本行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A 股:光大银行 A 股:601818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H 股:中国光大银行 H 股:6818

1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证券上市交易所

H 股:香港联合交易所联系人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姓名张旭阳曾闻学

电话86-10-63636388

传真86-10-63636713

电子信箱 IR@cebbank.com

2、简介

本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本行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818)、2013年12月在香港联交

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18)。

本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为主责,依托光大集团综合金融、产融协同、跨境经营优势,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数字化发展,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经营自身资产负债表向帮助客户改善财务报表转变,在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和综合金融等领域培育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各项业务均衡发展、风险管理日趋完善、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增

强的经营格局,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1312家,实现境内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机构网点辐射全国150个经济中心城市;聚焦全行战略,光大金租着力打造租赁业务综合服务平台和专业化资产运营平台,光大理财专注资产管理和理财业务,阳光消费金融重点布局专业化消费金融市场;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布局,香港分行、光银国际、首尔分行、光银欧洲、卢森堡分行、悉尼分行、东京代表处相继运营或挂牌,澳门分行正式开业;积极践

2行社会责任,持续多年支持“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光大云缴费聚焦

便民服务和金融场景搭建,发挥线上化、便捷化优势服务亿万民众,湖南韶山、江苏淮安、江西瑞金三家村镇银行切实将普惠金融扎根乡村;获评《金融时报》“年度最佳股份制银行”,企业形象日益彰显。

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进程,本行品牌形象和市场价值不断提升,在为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已成为一家具有较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上市银行。

3、主要业务概要

3.1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作为经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支持重点区域协同发展中靠前发力。

报告期内,全行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其中,科技创新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

贷款、涉农贷款等重点领域贷款增幅明显快于一般贷款增幅。

3.2不断推进业务转型

坚持向市场、向管理、向成本要效益,推动内涵式发展转型。资产、负债、营收和利润整体平稳。三大“北极星指标”稳中有升,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站上 5 万亿元,债券承销规模名列前茅。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2.73 万亿元,理财产品管理规模 1.31 万亿元,私行客户连续四年高速增长。同业金融交易额(GMV)3.94 万亿元,同业代销快速突破。成功实现169亿元可转债转股,发行1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资本充足率得到提升。加强费用管控,降本增效取得积极成果。

33.3全面强化风险管控

严守风险底线,推动防范化解风险专项治理,不断提升风险治理能力。建立风险隐患资产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全力打好房地产、政府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处置攻坚战。优化风险管控机制,推动信用审批机制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清收化解方式,加快出清不良资产,全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96%。

3.4持续提升社会影响力

在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消保新规,主动响应客户诉求,实现消保监管评价“双提升”、投诉“量位双优”。获《人民日报》“2023中国品牌建设案例”奖,被《金融时报》评为“年度最佳股份制银行”,首次在明晟 ESG 评级中获评 A级。品牌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

4、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1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

2023年比2022

项目2023年2022年

2021年

年增减(%)

经营业绩(人民币百万元)

营业收入145685151632(3.92)152751

利润总额4975755966(11.09)52941

净利润4107645040(8.80)43639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079244807(8.96)43407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4065244772(9.20)43076

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14)(56398)(93.59)(112242)

每股计(人民币元)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7.577.461.476.99

基本每股收益20.620.74(16.22)0.71

稀释每股收益30.610.67(8.96)0.6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20.74(16.22)0.71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6)(1.04)(94.23)(2.08)

4规模指标(人民币百万元)

资产总额677279663005107.505902069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78695435722766.013307304

贷款减值准备485371831802.6376889

负债总额621801157904977.385417703

存款余额409452839171684.533675743

股东权益总额5547855100138.78484366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5523915078838.76482489

股本59086540329.3554032

盈利能力指标(%)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630.74-0.11个百分点0.7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8.3810.27-1.89个百分点10.64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8.049.92-1.88个百分点10.22

净利差1.681.93-0.25个百分点2.07

净利息收益率1.742.01-0.27个百分点2.16

成本收入比28.1727.88+0.29个百分点28.02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率1.251.25-1.25

拨备覆盖率6181.27187.93-6.66个百分点187.02

贷款拨备率72.272.35-0.08个百分点2.34注:1、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部分)/期末普通股股本总数。

2、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归

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本期宣告发放的优先股股息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

本行2023年发放优先股股息29.71亿元(税前)、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18.40亿元(税前)。

3、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影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化为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4、仅包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

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

6、拨备覆盖率=(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

7、贷款拨备率=(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减值准备)/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上述1、2、3、5数据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54.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项目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营业收入3815838362357103345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237811694136183102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521166613560307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543)873087354(81733)

5、报告期末股东情况

5.1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

5.1.1普通股股东数量

单位:户

A 股 H 股报告期末股东总数194906826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前一月末股东总数177392825

5.1.2前10名普通股股东及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内股份持股质押、标记或冻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数量增减数量类别比例结的股份数量

868403880 A 股 24227813441 41.00 -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国有法人

- H 股 1782965000 3.02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境外法人 -1042080 H 股 5238339290 8.87 未知

其中:Ocean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 境外法人 - H 股 1605286000 2.72 -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 H 股 4200000000 7.11 -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4184682388 A 股 4184682388 7.08 -

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境外法人 - A 股 1572735868 2.66 -

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法人 - H 股 1530397000 2.59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 A 股 989377094 1.67 -

- A 股 413094619 0.70 -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

- H 股 376393000 0.64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 A 股 766002403 1.3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境外法人 49708078 A 股 759105055 1.28 -

注:1、报告期末,本行普通股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2、报告期末,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以代理人身份,代表在该公司开户登

记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本行 H 股合计 5238339290 股,其中,Ocean FortuneInvestment Limited、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持有的本行 H

6股分别为 1605286000 股、282684000 股和 172965000 股,代理本行其余 H 股为

3177404290股。

3、据本行获知,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间接

控制的子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 Ocean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 均为中国远

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制的子公司。除此之外,本行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4、报告期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

本行 A 股合计 759105055 股,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5、本行不存在回购专户,不存在委托表决权、受托表决权、放弃表决权情况,无表决权差异安排。

6、报告期末,前十名股东不存在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不存在信用账户持股情况。

7、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报告期新增前十大股东,中远海运(上海)投

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

8、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2主要股东

5.2.1控股股东

报告期末,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本行股份合计

47.19%,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

63.16%。

5.2.2持股5%以上的主要股东

(1)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本行股份7.11%,为本行主要股东,其控股股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比例

90%。

(2)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本行股份

7.08%,为本行主要股东,其主要股东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26.46%;财政部,持股比例24.76%;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08%;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股比例

4.5%。

5.2.3监管口径下的其他主要股东

(1)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旗下中远海运(上海)投

7资管理有限公司和 Ocean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 间接持有本行股份合计3.94%,曾向本行派出董事(该董事已于2023年11月20日辞任),对本行具有重大影响。

(2)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本行股

份合计3.93%,向本行派出董事,对本行具有重大影响。

(3)申能(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本行股份1.30%,向本行

派出监事,对本行具有重大影响。

5.3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

5.3.1光大优1(代码360013)

单位:户、股、%报告期末股东总数22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股东总数22

股东报告期内持股质押、标记或冻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股份类别性质增减数量比例结的股份数量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其他-3240000016.20境内优先股-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19000002480000012.40境内优先股-

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155000007.75境内优先股-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他-155000007.75境内优先股-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90000154100007.71境内优先股-

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其他-116400005.82境内优先股-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100000005.00境内优先股-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100000005.00境内优先股-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其他662914081491404.07境内优先股-

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77860003.89境内优先股-

注: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存在

关联关系,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本行未知上述优先股股东之间以及其与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5.3.2光大优2(代码360022)

单位:户、股、%报告期末股东总数22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股东总数21

8股东报告期内持股质押、标记或冻

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股份类别性质增减数量比例结的股份数量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其他101000001647000016.47境内优先股-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其他149900001529000015.29境内优先股-国有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1000000010.00境内优先股-法人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81800008.18境内优先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他-5000071500007.15境内优先股-

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10000066400006.64境内优先股-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他-52100005.21境内优先股-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219000048300004.83境内优先股-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45700004.57境内优先股-

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431000043100004.31境内优先股-

注: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为本行控股股东,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间接控制的子公司,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本行未知上述优先股股东之间以及其与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5.3.3光大优3(代码360034)

单位:户、股、%报告期末股东总数26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股东总数26

股东报告期内持股质押、标记或冻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股份类别性质增减数量比例结的股份数量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8411000024.03境内优先股-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4772000013.63境内优先股-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272700007.79境内优先股-

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272700007.79境内优先股-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其他-208100005.95境内优先股-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181800005.19境内优先股-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9650000155400004.44境内优先股-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其他-150000004.29境内优先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他-136300003.89境内优先股-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2410000107200003.06境内优先股-

注: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本行未知上述优先股股东之间以及其与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9三、重要事项

1、本行经营情况

1.1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促进业务规模稳健增长。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67727.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4722.86亿元,增长7.50%;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7869.54亿元,比

上年末增加2146.78亿元,增长6.01%,其中普惠金融、绿色、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贷款均实现快速增长;存款余额40945.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3.60亿元,增长

4.53%。

1.2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四季度降幅环比收窄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

四季度当季,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2%,降幅环比前三季度明显收窄。

其中,利息净收入1074.80亿元,同比下降5.4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6.98亿元,同比下降11.39%。实现净利润410.76亿元,同比下降8.80%,主要是本集团为夯实资产质量管控基础,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96%。

1.3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可控

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474.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02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84%,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1.95%,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1.27%,比上年末下降6.66个百分点。

1.4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各级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

报告期内,本集团成功实现169亿元可转债转股,顺利完成150

1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有力夯实资本基础。报告期末,本集团资本

净额6513.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0%;资本充足率13.50%,一级资本充足率11.3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8%,均符合监管要求。

2、利润表主要项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项目2023年2022年增减额

利息净收入107480113655(6175)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69826744(3046)其他收入14507112333274

业务及管理费4104242279(1237)

税金及附加17161766(50)信用资产减值损失52075506001475其他资产减值损失30921其他支出101999227

营业外收支净额(46)(20)(26)

利润总额4975755966(6209)

所得税费用868110926(2245)

净利润4107645040(3964)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079244807(4015)

3、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

3.1资产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

项目余额占比余额占比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7869543572276贷款应计利息1134210255注

贷款减值准备(85371)(83180)

贷款和垫款净额371292554.83349935155.55

应收融资租赁款991581.461080121.71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399420.59320730.51

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3491845.163564265.66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225478633.29206234232.73

贵金属69160.1071870.11

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097423.101300072.06

长期股权投资2040.001650.00

11固定资产242350.36233420.38

在建工程16030.0228320.04

使用权资产104080.15102810.16

无形资产43680.0635520.06

商誉12810.0212810.02

递延所得税资产339740.50327030.52

其他资产240700.36309560.49

资产合计6772796100.006300510100.00

注:仅包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

3.2负债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

项目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向中央银行借款996331.60633861.09

客户存款409452865.85391716867.65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5523268.885406689.34

拆入资金1942053.121886013.2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70.00的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139460.22142610.25

卖出回购金融款731151.18929801.61

应付职工薪酬200640.32190060.33

应交税费73040.12111410.19

租赁负债103490.17101510.17

预计负债20680.0318830.03

应付债券109932617.6887597115.13

其他负债511470.83552540.95

负债合计6218011100.005790497100.00

4、股东权益主要项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项目2023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实收股本5908654032其他权益工具104899109062资本公积7447358434

其他综合收益2245(590)盈余公积2624526245

12一般风险准备8616181401

未分配利润199282179299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合计552391507883少数股东权益23942130股东权益合计554785510013

5、现金流量

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6.14亿元。其中,现金流入

5725.13亿元,比上年增加269.99亿元,增长4.95%,主要是为交易

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减少导致现金流入增加;现金流出5761.27亿元,比上年减少257.85亿元,下降4.28%,主要是发放贷款及垫款现金流出减少。

本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2058.25亿元。其中,现金流入11218.97亿元,比上年增加3272.68亿元,增长41.19%,主要是收回投资增加;现金流出13277.22亿元,比上年增加4299.99亿元,增长47.90%,主要是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

本集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1960.19亿元,比上年增加

1254.53亿元,主要是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净增加。

6、信贷资产五级分类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

类型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正常366968796.91346171496.91

关注697911.84658881.84

次级233350.62250370.70

可疑152580.40134270.38

损失88830.2362100.17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786954100.003572276100.00

正常贷款373947898.75352760298.75

不良贷款474761.25446741.25

注:正常贷款包括正常和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137、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幅度及原因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2022年

项目增减幅变动主要原因

12月31日12月31日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6750028240971.43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增加

在建工程16032832-43.40在建工程规模减少

向中央银行借款996336338657.18向中央银行借款规模增加

应交税费730411141-34.44应交企业所得税减少

其他综合收益2245(590)不适用公允价值计权益的资产估值回升项目2023年2022年增减幅变动主要原因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损失)1135(1656)不适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

(555)858不适用终止确认产生的(损失)/收益确认产生的损失增加

汇兑净收益1125484132.44汇兑收益增加

其他业务收入143491956.04其他营业收入增加

其他收益264100164.00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

营业外支出132190-30.53营业外相关支出减少

8、本行发展战略

8.1战略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方向。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秉承金融央企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维护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转化为本行的实际行动。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四是坚持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

14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客户需求变化加强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力化解经营管理中的各种矛盾问题,抢占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制高点。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实现高效协同。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快形成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深化推动协同创新,释放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协同效应优势。六是坚持稳健经营,严守风险底线。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强合规内控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8.2发展思路

本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 FPA、AUM 和 GMV 三大北极星指标,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财富管理、综合服务、交易银行和场景融合等战略性业务领域,构建和形成本行鲜明特色和竞争优势。其中,财富管理强化零售、公司、金融市场各板块协同与价值创造,打造以手机银行、云缴费双 APP为核心的“财富+”开放平台,构建以“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托管”为核心的大财富管理生态全链条,帮助各类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和传承;综合服务强化构建“一个客户、一个光大、一体化服务”

综合金融生态与特色,推进“商行+投行+私行”一体化发展,实现全行资产和负债贯通、企业客户和同业客户贯通、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贯通,加强跨层级协同联动和数字赋能,向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交易银行着力做深做透产业链供应链核心客户金融服务,构建“产品创设部门+客户管理部门”常态化协同营销机制,实现客户需求的精准触达,满足客户多元化、差异化需要,促进客户价值提升;场景融合围绕数字民生、数字产业和数字政务三大领域,拓展云15缴费、物流通、汽车全程通、安居通、灵工通、现金管理(支付结算通)等特色产品服务的应用输出,着力打造以本行为“主账户、主结算、主交易”的场景金融新业态。为有力支撑重点业务领域发展,全行实施客群经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聚合

能力和团队专业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

8.3战略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 FPA、AUM 和 GMV 三大北极星指标,拓展重点业务领域,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守金融本源,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推动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单列普惠小微、制造业、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信贷计划,实施差异化 FTP 及资本收费优惠等支持措施,持续增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报告期末,全行对公贷款(不含贴现)比上年末增长12.14%,制造业贷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比上年末分别增长24.74%、46.71%、50.64%和

57.44%。通过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植根实体经济,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经营效益符合预期,资产规模6.77万亿元,实现净利润410.76亿元。

二是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推进业务结构优化。公司金融业务以FPA 为指引,整合商行、投行、私行等业务优势,以全融资品种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商投私一体化”价值创造效能持续提升,FPA 总量 5.09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5.06%。零售金融业务锚定 AUM,突出“财富管理”与“金融科技”两个特色,聚焦“财富管理、零售存款、零售信贷、信用卡”四大核心业务,强化“客户经营、双曲线模

16式、场景赋能、科技赋能、多元协同”五项能力建设,构建涵盖“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托管”为核心的大财富管理生态全链条,AUM 总量 2.73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2.42%。金融市场业务以 GMV为导向,构建数字化运营新业态,发布“金融机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为金融同业客户提供产品代销、撮合交易、科技输出和研究资讯四大服务,升级同业客群综合经营模式,GMV 总量 3.94 万亿元,同比增长18.14%。

三是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积极落实各项监管要求,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增强各类风险应对能力。建立投向、行业、区域、产品、组合为一体的“1+4”信贷和投资政策体系,强化行业研究成果转化,优化资产结构。落实审批预审会商机制,加强客户集中度管理,持续做好大额授信客户穿透式风险监测与强制应对,强化风险成本考核。严格落实《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要求,制定风险分类新规过渡期实施方案,优化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四是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强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推进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重点项目实施并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实现“专精特新企业贷”等中小企业线上融资产品智能化和自动化审批,完成资金交易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人民币拆借等前中后台一体化业务功能投产,建设完成金融机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保持光大云缴费中国领先便民缴费平台优势,持续拓展云缴费项目接入和平台输出,加快物流、房屋交易、校外教培、灵活用工等重点领域场景拓展,强化手机银行、云缴费客户端双平台建设与综合运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服务能力,构建开放式数字化生态体系。

179、业务条线经营业绩

9.1公司金融业务

本行公司金融业务立足“光大所能”,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发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先进制造业“三大新赛道”,创新产品与服务,启动“百群大战”“万户成长计划”“走进深交所”等系列活动,持续加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发挥 FPA 北极星指标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商投私”一体化转型,持续做大客户融资总量;按照“价值分层、需求分群、服务分级、生态融合”的客户

经营理念,搭建以“战略客户、潜力客户、基础客户”为核心的“分层分级分群”客户经营新模式;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逐步构建公司“金融+非金融”一站式数字化综合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39.16亿元,同比减少36.27亿元,下降 6.30%,占全行营业收入的 37.01%。报告期末,全行 FPA 总量 5.0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48.16亿元,增长5.06%;公司金融客户总量98.0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64万户,增长1.70%。

9.2零售金融业务

本行着力打造数字化零售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推进零售“双曲线”经营发展模式,深耕“第一曲线”,发挥支行网点和专职客户经理队伍优势,提升线下经营产能;拓展“第二曲线”,推动业务模式的集约化、场景化、平台化建设,加快服务转型升级。

强化数字驱动,深化零售客户分层分群经营,零售客户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加快负债端结构调整,零售存款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成本改善;推进资产端业务转型,强化集约化经营,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打造阳光零售贷款名品,零售贷款规模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深化财富管理转型,优化产品谱系,强化资产配置能力,适应客户多元投资需求。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49.49亿元,同比减少10.37亿元,下降1.57%,占全行营业收入的44.58%,其中,零售净利息收入

18487.62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全行净利息收入的45.37%;零售非

利息净收入161.87亿元,同比下降12.46%,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

42.37%。

9.3金融市场业务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增强业务经营水平和投资交易能力,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聚焦同业业务高质量发展和同业客群GMV增长,上线运营“金融机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同业生态圈建设;深化“阳光理财”在财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大类资产配置,优化公募 REITs 投资布局,推动认股权业务落地;

发挥托管平台作用,链接全市场资管机构,贯通银行资产和负债两端,融入财富管理和融资撮合场景,满足投资和融资客户需求,价值贡献不断提高。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8.72亿元,同比减少1.79亿元,下降0.64%,占全行营业收入的19.13%。

10、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4年,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贸易投资放缓,全球通胀出

现回落趋势,发达国家利率保持高位。国际金融市场仍不稳定,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从国内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同时,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存贷利差面临持续收窄压力,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加大,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模式面临重大挑战。

19本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深入贯彻

“八个坚持”,立足“两个大局”,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鼎力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商行+投行+私行”战略转型,精准有力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做好“五篇大文章”。二是坚定服务社会民生,以更加市场化、可持续的方式提供低成本、广覆盖、便捷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为城乡居民创造可持续价值回报,推进共同富裕,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三是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数字化转型对经营发展的驱动作用,优化资金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发展布局,更好发挥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协同核心作用。四是坚决维护金融安全,健全审慎高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严守内控合规制度,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发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压舱石作用。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3月27日

2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