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恒大造假案迎来宣判!背后“帮凶”却溜了

2024-03-25 19:16

*ST博天 --%

3月18日,恒大和许家印等来了命运的审判。

官方宣布了两件大事。

第一,恒大地产虚增收入5641.46亿;虚增利润920.11亿;欺诈发行债券208亿。

第二,恒大地产被罚41.75亿元;许家印被罚4700万元,并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这则“宣判”本来没有引起太多讨论,因为恒大涉及的造假数据,早就被媒体扒出来了,没多大新鲜感。至于罚款,许家印和恒大现在欠着一屁股债,罚单开的再多,也是程序正义,类似于死后鞭尸,没法落实。

然而,随着新闻的持续发酵,不少人发现不对劲了。公众舆论把“屎盆子”都扣到了许家印头上,却让恒大造假案背后的“帮凶”悄悄溜了。

这个“帮凶”,就是许家印的御用会计师、全球四大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

客观上说,恒大财务造假虽然是许家印一手推动的,但如果没有注册会计师点头,出具标准审计报告,许家印是没办法一边忽悠投资者,一边利用恒大分红大肆捞钱的。

而之所以投资者们会想到“帮凶”的问题,是因为历史上的另一家著名的财务造假公司——安然。

2001年,当时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宣告破产,其财务造假的事实也被公之于众。

安然财务造假的规模,是虚增6亿美元利润,隐瞒24亿到期债务。而恒大虚增的利润规模,折算下来是安然的20倍。

对安然的惩罚。公司老板肯尼斯·莱被罚1200万美元,CEO被罚4500万美元。而安然公司,则被罚款5亿美元。

除此之外,替安然造假“助纣为虐”的中介机构遭到重罚。花旗被罚了20亿,摩根大通被罚了22亿,而当时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达信因诚信危机直接破产了。

对比来看,恒大虽然造假规模远胜安然,但处罚力度已算定格。许家印罚了4700万元,恒大地产被罚近42亿元。

可对中介结构这块,普华永道要比安达信幸运得多,不仅没受到处罚,连舆论上的压力也没有。

事实上,自2009年恒大上市后,普华永道就是许家印的御用会计师,连续14年给出的都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2019年和2020年。官方调查的结果,是这两年恒大累计虚增收入5641.46亿,但普华永道依旧给出的是标准报告。以四大的审计实力,这么大金额的问题一点也看不出来,换谁都不相信。

有意思的是,恒大出事之后,普华永道火速和14年的老客户恒大切割,声称恒大提供的资料太少,无法出具审计报告。这种行为,怎么看都像是在逃避追责。

眼下,随着声讨普华永道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有投资者和债权人行动起来。据媒体报道,已经有部分恒大的清盘人,打算向香港法院起诉普华永道,追究其失职行为。

当然,一味发泄情绪没太大意义。比起投资人和债权人对普华永道的愤怒,有一件现象更值得深思——因财务造假而逃脱严惩的事务所,不止普华永道一家。

远的不说,就拿最近几年比较著名的案子来看,相关的上市公司都受到了重创,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而中介机构却轻描淡写般的混过去了。

比如几年前轰动全国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董事长马兴田被判12年,康美药业被判赔偿投资者24.59亿元。这些钱都由康美药业自行垫付了。而应由会计师事务所连带责任赔付股民的3.4亿元,至今还在拖着打官司。

这起案件的当事人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只被罚了4275万元,并被注销了执业资格。所谓注销执业资格,看似很严厉,但只是公司层面不能再招揽审计业务了,对注册会计师们并没有多大影响,无非就是再换个事务所上班而已。

再有像去年退市的*ST博天,连续5年财务造假。而身为会计师的中兴财光华事务所,连续三年给出了标准审计报告。

中兴财光华素来以喜欢和ST股合作。在审计*ST博天之前,还和柏堡龙和斯太尔合作过。结果这两家上市公司都因财务造假暴雷。

按理说,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发生了财务造假,说明会计师专业能力和执业道德很有问题,应该被重罚。

数据统计,中兴财光华近三年来受到的处罚是不少,包括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3次、纪律处分1次;50名从业人员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2次、纪律处分1次。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兴财光华招揽生意。

*ST博天“倒下”后,中兴财光华很快受到了另一家濒临退市的*ST围海的青睐,成为其2023年年报的会计师。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券商、事务所在受到处罚后,依旧活跃在资本市场。就如最近因为“拉踩”回函事件而惊动交易所的某信证券,可谓是流水的上市公司,铁打的中介机构。

都说要压实中介机构作为“看门人”的责任,可对出问题的机构,为什么惩罚总是偏弱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会计师等机构也是很无奈的。

在国外,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股独大的情况没那么普遍,因此机构保持独立性就相对容易。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只对董事会和股东负责,不用看公司管理层的脸色。

而A股一股独大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就让中介机构相对难办。要吃饭,比必须跟大老板妥协,按大老板的意思出报告。如果不想同流合污,那就没饭吃。

正是有了这层顾虑,在发生财务造假时,主要被罚的还是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一般承担较轻的连带责任。

但这就像是一个死循环,中介机构的门把不牢,自然助长了公司带病闯关、上市捞钱的气焰;上市之后,强势的实控人、大股东又会进一步压缩中介机构的独立性空间。这对推动注册制绝不是好事。

不过,面对这种局面,最好的处理方式恐怕仍然是加强处置力度,在处理财务造假者问题上绝不手软。让之前处理案例对相关中介机构产生强烈的阻喝感。只有让市场都意识到“杀头的钱”不能挣,说谎话的人才会越来越少。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