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路线渐明 远虑亦存 人形机器人风口一线观察

上海证券报 2024-03-15 00:00

龙年春节刚过,来自一家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的研发团队,便火速赶往宁波某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厂区,并在当地驻扎数日以联合推进研发。

均普智能的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其自研的人形机器人“贾维斯”已初具雏形,稳定行走之余,其还内置了能理解上下文的语音大模型,引得不少高校、科研机构前来参观、学习。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对人形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到我博士毕业时,机器人还是个不成熟的‘玩具’,所以我先加入了最接近机器人的汽车行业,干了差不多十年。马斯克的一系列动作加快了商业航天和人形机器人落地的速度,一切来得猝不及防,更让人感觉,人形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主导了“贾维斯”项目研发的郭继舜,他的职业轨迹与当下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走势,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互文”。

近期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涨势凌厉的人形机器人板块,在产业端冷暖几何,何时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近日,上证报调研小组深入产业一线,与多位上市公司的科学家、工程师对话,以多视角观察企业,触摸产业脉动。

人形机器人“未来已来”

“马斯克出手后我们肯定要跟上,否则我们与他可能就是两个时代的人了。”刚从产线上下来,中大力德副总经理冯文海感慨道。

身着工装、长年扑在工程上的冯文海,与学院派出身、技术中坚担当的郭继舜,对人形机器人的前景、马斯克所掀起的“鲶鱼效应”,持有高度一致的观点。不难发现,对人形机器人的某种信念感,不只在产业终端的本体厂商,也存在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

将眼光放长远,多位产业链人士均强烈看好人形机器人的前景。

冯文海认为,人形机器人将经历类似手机产业(从老年机到智能手机)的迭代升级过程。即在初期,人形机器人可能只是简单的动作实现,但随着应用的深入,它将不断升级改进,最终走进千家万户和工厂车间。在应用场景上,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在汽车、3C、家庭陪护、野外勘探、危险环境作业、喷涂作业、化工冶金等领域率先发挥价值,不断拓展应用领域。

一种更乐观的预估是,一切需要人的地方,都可能出现人形机器人的场景。在郭继舜看来,各大厂商一定要把机器人做成人形的“偏执”,是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工具都是为人类设计的,只有把机器人设计成人的高度、拥有人的运动能力等,机器人才能驾驭更多工具,从而真正具备通用性。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步伐还在不断加快,逐渐从实验室里的惊鸿一瞥,转化为商业场景里的落地生根:如海外企业Figure AI与宝马公司合作将人形机器人引入汽车生产,优必选进入蔚来汽车工厂“实训”……

国内某头部本体厂商的高管打趣称:“人形机器人究竟是骡子是马?今年是要拉出来遛遛的一年。”

老玩家布局各有心法

面对全新的产业和层出不穷的新需求,出身传统零部件行业中的老玩家,如何跟上节奏?

中大力德以减速器见长,是国内少有可以同时提供行星减速器、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的企业。减速器虽名为减速器,但其作用却不止“减速”。走进中大力德的工厂,冯文海指着一款行星减速器介绍:“力与速度成反比,人形机器人可以通过减速器降低输出转速,以此增加输出扭矩,输出更大的力量。好比传统手动挡的汽车,发动机有几千转但爬坡无力,借助减速器的力量,爬坡就容易多了。”

以当前的主流技术路线来看,人形机器人腰部以下主要使用行星减速器,而手臂部分主要使用谐波减速器。在人形机器人构造中,单个减速器的价值量可能不大,但多个减速器加起来,整体价值量占比则较为可观。

相较于直接入局零部件,均普智能则制定了“两步走”规划。郭继舜分析称,当行业尚未具备to C(面向终端消费者)能力的时候,市场需求主要来自B端的科技公司、高校科研团队,他们对技术迭代拥有最为强烈的渴望。

基于此,均普智能决心先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生态平台,与工业领域的科技公司、高校一起推进相关的核心技术开发。“然后均普可以提供甚至寻找相应的应用场景及市场,再尝试去解决工程化的问题,试着如何将其变成零部件。”郭继舜说。

专注机械精密制造的奇精机械,主要业务从洗衣机离合器等家电零部件和电动工具零部件,向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开拓,现如今也积极尝试在机器人新领域(尤其是工业机器人)谋求更大作为。

而在奇精机械总裁汪伟东看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控制系统超80%以美国、德国的供应商为主,国内企业在“本地化生产”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也在与院校合作,共同研究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这些合作涉及通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特定用途的机器人,如船舶和军工领域的应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合作,将我们在机械制造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我们的长期目标是逐步从零件生产升级到部件和总成生产,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汪伟东说。

产业链演进路线渐明

“衡量技术的先进程度,只需要一个参数——1米到底是不是1米?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中写到,外星文明在月球上留下了一块1:3:9的黑色方碑,无论放大到多少倍,穷尽地球上测量技术的最高精度,方碑的三边比例永远是1:3:9,没有任何误差。”郭继舜举例称。

零部件加工精度不足,正是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的一大痛点。若干个零部件经过复杂的系统集成之后,最终很容易出现很大的系统性误差。

不过,郭继舜认为,以当前我国的技术基础而言,要避免加工误差,不是做不到,而是成本太高。当下游订单没有放量的情况下,上游企业没有动力引入更先进的技术。但要大幅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又需要一些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革,这无疑需要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谈及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扩散”,郭继舜认为,科学家们会主导一些激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往往会给人们提供足够充分的想象空间,但等到技术真正大规模落地后,行业的关注点就要回到更细节更务实的部分——比如怎样让零部件更耐用、如何让每一个环节降本等。

冯文海亦表示,随着终端本体厂商技术路线逐渐确定,上游零部件一定会朝着标准化的方向量产,并随之降本。“以单个减速器为例,统一标准化之后,它的成本可能从万元级下降至千元级,下降空间较大。”

当前,零部件企业与本体厂商的合作以个性化设计为主,表现为小批量、多品种。一旦下游订单放量,上游零部件就将朝着大批量、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直接增强产品通配性,降低成本。

模组化也是产业链的演进方向之一。

“一个客户要买三家厂商的东西,组装在一起坏了,你说找谁,三家都得找多麻烦,而且性能匹配上也不是百分之百协同。”冯文海表示,随着客户对产品的集成度要求提高,公司也开始把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等集合成一个模组,提高其性能协同性。

向前走仍需谨慎乐观

从业多年,郭继舜见证过智能驾驶行业较为完整的产业周期:先是萌芽期,技术理想主义生根,资本蜂拥而至;随后是过热期,大规模量产落地后,行业拼价格、拼效率,内卷加速;再到冷静期,技术期望幻灭,行业泡沫破裂;最后是发展期,行业积累成熟、明朗后,跨界巨头后发先至,进场布局“收割”。

人形机器人行业会不会复制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规律?未来是否也会出现一个跨界巨头?

“大企业面对新鲜事物,一定不会All in,而是先少量地尝试,大规模布局方面会出现一定的延迟,但等到市场趋势明朗、不确定性大大减弱的时候,一旦它(大企业)回过神来,留给其他玩家的窗口期就不多了。”郭继舜说。

“国内某大厂确实已经在接洽人形机器人业务,虽然我们跟他们还没有敲定合作,但实话实说,我们心里还是有些忌惮的。”国内一家机器人本体厂商高管透露。

更为紧要的是,在巨头进场之前,行业或许面临资本与热度退潮的尴尬。如何在资本不太活跃的情况下,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或将成为新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在兴奋之余,更应抱有务实的态度,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走出实验室、走进产线与家庭。

“就像此时此刻一些智能驾驶公司开始倒闭一样,人形机器人产业也会经历周期,人们可能对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过分乐观,可能有一天,这个行业忽然间遇冷了。但没关系,我做好了未来十年都干这行的准备,也做好了抵御周期的准备。”面对未来,郭继舜并非全然乐观,但初心始终如一。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