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华工科技(000988):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高速光模块业务空间广阔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05-14

核心观点

一季度公司的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联接业务里小基站业务收入明显下降,而扣非净利率下降更多,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的影响。随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拓新兴领域高端市场以及海外优质市场,在多条产品线上均保持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有望取得重要突破。公司三大业务进展顺利,智能制造聚焦优质市场,感知业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联接业务持续往高端升级。

公司的400G、800G 及1.6T 等高速数通光模块产品海内外市场拓展顺利,随着未来批量交付,业绩贡献有望显著提升。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3 年报及2024 年一季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08 亿元,同比下降15.01%;实现归母净利润10.07 亿元,同比增长11.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23 亿元,同比增长14.15%;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 亿元,同比下降18.56%;实现归母净利润2.9 亿元,同比下降5.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 亿元,同比下降18.28%。

简评

1、2023 年业绩稳步增长,2024Q1 业绩短期承压。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08 亿元,同比下降15.01%;实现归母净利润10.07 亿元,同比增长11.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23 亿元,同比增长14.15%。其中,公司的敏感元器件收入为32.48 亿元,同比增长40.02%,新能源及上下游产业链销售占比超60%,公司的PTC 产品收入持续增长,NTC 在汽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制造业务收入为31.9 亿元,同比下降3%,毛利率为33.93%,同比提升1.65pct;联接业务收入为31.1 亿元,同比下降45.52%,主要是由于网络终端交付规模受到5G 建设周期的影响。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 亿元,同比下降18.56%;实现归母净利润2.9 亿元,同比下降5.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 亿元,同比下降18.28%。一季度公司的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联接业务里小基站业务收入明显下降,而扣非净利率下降更多,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的影响。随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拓新兴领域高端市场以及海外优质市场,在多条产品线上均保持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有望取得重要突破。

2、毛利率稳步提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3 年销售毛利率为23.11%,同比提升3.95pct。公司三大业务  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其中敏感元器件毛利率为23.99%,同比提升2.75pct,激光加工设备毛利率为33.93%,同比提升1.65pct,光电器件毛利率为9.47%,同比提升0.53pct。2023 年公司净利率为9.78%,同比增长2.37pct,主要是毛利率提升的正向影响。2023 年销售费用率为5.41%,同比上升0.35pct,管理费用率为4.04%,同比上升0.5pct,研发费用率为7.34%,同比上升2.63pct,财务费用为-1.05%,同比下降0.34pct。2024Q1 的毛利率为24.83%,同比提升3.67pct,净利率为13.32%,同比提升1.77pct。2024Q1 的销售费用率为5.7%,同比增加1.15pct,管理费用率为3.54%,同比增加0.87pct,研发费用率为6.43%,同比增加1.82pct,财务费用率为-1.39%,同比下降0.75pct。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望保证各条产品线的行业竞争力。

3、智能制造聚焦优质市场,感知业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联接业务持续往高端升级。

公司贴近市场需求,聚焦“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数智化”三个市场层面。智能装备事业群Q1 收入为4.09 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同比增长30%;精密事业群向 PCB 微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等行业拓展,海外业务收入保持增长,Q1 实现营业收入2.66 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同比增长20%。感知业务中,PTC产品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国产和合资品牌,汽车系列NTC 传感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50%,压力传感器、温压一体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等非温度传感器持续快速发展。联接业务下滑,主要是因为小基站需求持续减少,但公司的400G、800G 及1.6T 等高速数通光模块产品海内外市场拓展顺利,产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随着未来批量交付,业绩贡献有望显著提升。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校企改革释放企业活力,优化决策流程及提升效率。公司的光模块产品有望突破海外高速数通市场,为AI 发展提供底层高速网络连接。公司新能源汽车传感器和热管理系统有望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放量。公司发挥协同优势,智能制造业务有望实现收入增长和效率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123.39 亿元、146.73 亿元、172.8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9 亿元、16.77 亿元、19.35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24X、19X、16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云计算与5G 投资不及预期,公司联接业务中的光模块及小站等产品受到影响;公司的高速光模块产品可用于AI 领域底层硬件设施,若AI 发展不及预期,以及公司的客户突破进展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光模块产品的发展;公司新能源车传感业务发展不及预期,PTC 业务过往增速较快,营收占比逐步提升,若不及预期对公司整体业务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激光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激光加工装备业务收入将受到一定的影响;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国际环境变化,公司受到海外监管与限制;公司光模块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