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公卫IT行业深度报告:五问公卫IT 把握行业发展新机遇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0-06-20

投资要点

医疗行业发展自身需求+政策强力推动+专项资金支持,多因素共振,公卫IT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分级诊疗模式有助于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医改重点方向之一。初步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政策体系之后,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将借助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医联体信息系统进行。2020 年开始,分级诊疗系统建设以及升级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新冠疫情爆发暴露公卫领域短板,为提升公卫防控救治能力,国家利好政策不断,比如《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的通知》。除政策外,还有专项配套资金,比如,2020 年国家卫健委公共卫生专项任务经费项目预算金额6.1 亿元,国家财政部发行1 万亿抗疫特别国债等。多因素共振,公卫医疗IT 进入高速发展期。

传统公卫IT 系统升级,新政策、新需求催生的新系统,公卫IT 建设内容多样,整体需求旺盛。2003 年非典疫情爆发后,我国开始公卫IT 系统建设。有些地方的系统陈旧,虽后期有运维服务和升级,但整体技术架构和性能比较老化。在疫情特殊情况下,传统公卫IT 系统的不足之处充分暴露,比如传染病上报系统不够智能,无法实现传染病信息自动上报,而需要人工录入,导致时效性差、错误率高。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公卫IT 系统云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层面也面临着升级。除此之外,此次疫情还催生部分新系统。新系统并非是指单纯因为疫情而新研发的系统,而是原来存在,但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建设的系统。目前新系统主要包含疫情防控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区域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医联体/医共体平台。公卫IT 建设项目多样,整体需求旺盛。

公卫IT 行业新增需求有望达500 亿元,市场空间广,发展速度快,未来在医疗科技领域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结合传统公卫IT 系统的升级和新建内容,以及不同项目的建设情况,我们测算出公卫IT 行业的增量市场约为500 亿元,其中传统公卫IT 系统升级市场约100 亿元,公卫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约100 亿元,区域互联网平台建设约100 亿元,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约200 亿元。市场空间广阔,公卫IT 在医疗科技领域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头部企业更加受益,业务有望加速增长。公卫IT 项目建设对企业资金规模、成熟工程师的数目、产品线的成熟度以及客户关系的积累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竞争力强的玩家需拥有良好的监管部门关系,完备的医疗信息化产品线,具备广区域的实施能力和服务能力。并且行业需求快速释放,不会给新进入者充分的准备时间。整体来说,行业头部企业将更加受益。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创业慧康(公卫IT 龙头企业,多业务线协同发展)、卫宁健康(医疗IT 龙头企业,互联网医疗业务高成长)、久远银海(医保IT 龙头企业,医疗医保业务协同效应良好)、思创医惠(国内优质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商,积极推进医联体/医共体等公卫IT 业务)。

推荐关注:万达信息(医疗IT 领军企业,保险+医疗+科技协同发展)、东华软件(国内优质医疗IT 领军企业)、和仁科技(优质医疗IT 企业,积极推进医联体/医共体等公卫IT 业务)、麦迪科技(CIS 领域龙头企业,我国优质区域急诊急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后续财政投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空间测算基于假设条件,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文中提及的收费规模等数据来自于调研,可能因样本不足与实际有偏差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