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化学制品行业:OLED-人机交互首选材料 向中大尺寸渗透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02-18

显示技术的发展是一部人机交互发展史,OLED 是目前触控交互中最优方案显示技术的发展史是人类追求更好交互体验的发展史:显像管(CRT)的发明让人们“看得见”;在追求更高清晰度和更小体积的路上,等离子(PDP)让人们看得“更舒适”;在等离子和液晶(LCD)的竞争中,液晶凭借其小尺寸化使得互动“更便携”;OLED 在解决人机交互“摸得着”的问题上,凭借其极高的反馈速度、更加轻薄和可弯曲的特点,在触控屏领域大放光彩。

人机交互模式的变化是屏幕材料变化的关键,在更加主动互动的交互场景中,OLED 作为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是目前触控式交互中最优方案。

OLED 在触控交互模式中“长板”明显,但其高昂的价格,材料寿命短带来的残影问题,以及发光效率低、高温性能差等“短板”是在中大型尺寸中推广的主要障碍。但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材料体系的导入,氘代等材料体系内部更迭,叠层面板技术的使用,以及高世代线投资后中大尺寸的降本能够有效解决OLED“短板”问题,从而在中大型尺寸中得以应用。

OLED 渗透有由小至大,手机下沉式渗透的同时,中型尺寸打开空间消费电子产品简单按照尺寸划分,可分为手表和XR 为代表的超小尺寸、手机为代表的小型尺寸,PC、平板和车载屏为代表的中型尺寸,以及电视机为代表的大型尺寸,小/中/大尺寸出货面积比例约为1:2:7。OLED 凭借其触控交互形式的独特优势在小尺寸大放异彩,手机端渗透率达到50%,并随着面板成本的下降仍在下沉渗透;

而中大型尺寸应用中,OLED 尚存在价格、发光效率等短板,各个应用领域渗透均不足3%,但中型尺寸中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车载屏在过去2 年时间出现了应用厂商主导的技术更迭,OLED 中型尺寸渗透刚开始。三星、京东方等中韩头部面板厂商也进入新一轮高世代线产线投资,配合下游消费电子厂商开启了OLED 中大尺寸的渗透。

OLED 材料将受益于中大尺寸扩张,并在快速迭代中完成国产化进程OLED 材料可分为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终端材料互为上下游的两个环节:

终端材料市场空间超过100 亿人民币,但由于其迭代周期短,海外企业专利壁垒高,研发强度高等特点,一直以来被海外材料企业所占据,国产化率不足10%;而中间体及升华前材料则类似于医药CDMO 环节,需要高效的有机化学合成能力积累,这一环节则被中国企业所占据。

迎着中大尺寸中OLED 渗透率未来有望快速提升的行业增长趋势,以莱特光电、奥来德等为首的国产材料企业也迎来进入国产面板企业的机遇,享受行业β的同时也有材料国产化的α;而供应全球的OLED 升华前材料企业则会充分享受OLED 中大型尺寸渗透的β,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

风险提示:产品或技术迭代的风险;显示面板领域技术迭代风险;贸易摩擦等导致的设备、原料依赖进口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