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产医融合提速!医药创新分化期如何应对“两头”难题?行业人士预判未来内卷减少

来源:财联社 2024-04-10 22:19
点赞
收藏

4月10日讯(记者 王俊仙 何凡)4月9日至10日,第七届医药创新生态大会(2024西派会)在上海张江举行,此次大会以“穿越分化期一一重构研发与临床价值转化生态”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产、学、研、医、资、商”等领域的逾3000名从业者参会。

记者注意到,此次大会聚焦推动解决医药创新产业面临的“两头”挑战,亦即如何高质量高价值实现原始创新,以及上市后产品如何高效率商业化、实现临床价值。行业专家和上市药企高管对行业目前面临的新变量进行了分析,多位与会人士判断,未来国内药企会减少内卷。

产医聚首,分化期行业面临两大挑战

本届西派会以“穿越分化期——重构研发与临床价值转化生态”为主题,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康科技、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会吸引了包括监管部门、政府及协会领导,100多位院士、杰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一流临床专家及医生、创新药企代表、第三方服务企业代表、国内外一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在内的超过3000名生态从业者参会,围绕产医融合、创新药商业化、创新药国际化等热门议题开展了近十场精华论坛,备受业界关注。

开幕式上,西派会(医药创新生态大会)发起人、中康科技郭晓云,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分别致辞。

袁涛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作为引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引擎”,上海张江在研药物管线品种超过1300个,集聚了17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入驻了全球医药10强中的7家,已建成、在建和规划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有12个,涵盖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近200个。

郭晓云指出,当前,中国医药创新产业与全球市场同步进入了调整期。分化期的创新药行业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海归科学家创业示范的红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如何发展基础研究,并进行有效产业转换,保证创新来源的源源不断,是关键所在;第二是创新药步入商业化阶段后,如何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支持高效市场转化。本届西派会特别设立了创新药商业化和国际化论坛,以及产医融合论坛,以期探索商业转化和挖掘高质量原研项目,实现临床价值和医药研发的充分融合。

记者获悉,2024西派会首次聚集临床专家群体和产业生态群体同台,涵盖“产、学、研、医、资、商”,重构产业和医生群体的连接,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激发各主体间思想碰撞,推动创新药行业发展。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认为,从临床角度看来,目前我国医药创新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国基础研究占到世界第二位,CNS发表的论文很多,但是转化数并不多;其次,在原创新药和靶标数量上的认证,也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再次,我国跟随创新比较多,同质化严重;此外,国内药企在肿瘤感染和血液领域的布局相对较多,但对于老龄化、神经推行性疾病、罕见病等赛道布局不够多,而这些是临床医生非常想关注和推动的地方。

为此,邬惊雷提出,从临床医生和企业以及投资人的角度来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疾病谱的改变对于新赛道的需求;其次,要在源头上寻找有价值的伙伴,关注以临床问题导向研究出来的产品;第三,在疾病不同的诊治环节寻找新赛道,以罕见病为例,在诊断、治疗、随访、标志物找寻等方面都有需求,这需要加强和临床专家紧密合作才能发现新问题。

新变量下,未来会减少内卷?

众多与会嘉宾认为,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快速发展,且随着国际大药厂纷纷来我国采购创新药,说明我国的医药创新能力逐步获得国际认可。但与此同时,我国医药行业也面临一些新变量,比如:融资环境比前几年稍逊、支付端商业化不及预期,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等。

但也有观点认为,所有这些变量给企业带来问题的同时,带来了机遇,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创新药选择的差异化,是不是代表相对比较合理的价格?”迈威生物董事长、CEO刘大涛则在会议上如此发问,他表示,中国医药行业现在的研发水准不比国外差,但最大的区别还是支付端,“支付端如果不能改革,我们很难产生全球排名前十、前二十的医药企业。”

而政策层面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从创新药物定价方面鼓励医药创新。

与此同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提法也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广州、珠海等地纷纷发布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征求意见稿、政策。

贝达药业副总裁万江表示,希望创新药首发定价机制能让药品回归原来的价值,首发定价一定不是为了降价,而是为了更好的按价值定价,包括未来增加适应症,应该既有降价也有涨价,未来的政策应该更加鼓励创新。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CEO陈启宇认为,资金链、医保链的新变量,短期来讲是痛苦的,但长期来讲,某种意义上对行业有更大的好处。未来预计行业会卷到更高水平上,因为以前钱多,医保支付瓶颈没有出现,大家做创新公司和产品都很快,快的背后更多的是跟随、重复。现在可以看到,通过这两三年的煎熬,行业格局在快速变化,相信以后中国同靶点开发重复度不会那么高,大家更多会做原创。

荣昌生物首席医学官、国投创新医疗健康首席科学家何如意也赞同未来国内药企会减少内卷的观点,同时他认为如今正是行业并购合作的好机会。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增加,相信中国医药行业未来有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来源:
财联社)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写评论

声明:用户发表的所有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九方智投用户互动发言管理规定》

发布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赶快抢个沙发吧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