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向好,业绩出现修复
25Q1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盈利表现分化。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产业链需求向好,叠加供给释放放缓,多数环节盈利能力企稳,看好供需拐点已现环节中具备优势的企业。25Q1 国内大储招标数据火热,美国储能抢装带动需求,欧洲户储去库结束,建议关注受益于欧洲及亚非拉市场的逆变器板块。光伏25Q1 抢装需求释放,亏损环比收窄,建议关注电池、金刚线环节。风电25Q1业绩拐点向上,看好海风+海外高景气。我们推荐宁德时代、富临精工、科达利、尚太科技、天赐材料、德业股份、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明阳智能。
新能源汽车:Q1 需求同比高增,盈利能力企稳25Q1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307.5 万辆,同比+47.1%,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30.2GWh,同比+52.8%,欧洲碳排放考核虽给予三年宽限期,但长期目标已带动欧洲增速回正,25Q1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同比+16.7%。需求端表现亮眼+供给端释放有限,多数材料价格在25Q1 企稳或回升。24 年几乎所有锂电材料环节企业的资本开支均同比下滑,25Q1 除电池外环节资本开支延续下滑,我们看好供需拐点已现的产业链环节中具备成本/技术优势的企业,灵活参与有事件催化的新技术(固态电池、复合箔材、钠电池、CTC、硅碳负极),推荐宁德时代、富临精工、科达利、尚太科技、天赐材料。
储能:25Q1 美国抢装带动需求,后续看好欧洲及亚非拉市场25Q1 国内储能新增装机11.79GWh,同比-5.5%,主要系23 年底部分项目延迟到24Q1 装机导致24Q1 基数较大,25Q1 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达102.7GWh,同比+299%,招标热度维持强势,国内强制配储取消影响储能需求预期,但我们认为目前已招标项目可对未来储能装机量形成较强支撑。美国25Q1 大储新增装机5.74GWh,同比+164%,主要系关税预期下的抢装,提示关注贸易政策及IRA 补贴风险。欧洲户储去库基本完成但终端需求未见显著好转,大储工商储建设火热。我们相对看好对美敞口小,受益于欧洲、亚非拉户储和工商储需求增长的逆变器板块,推荐德业股份。
光伏:25Q1 抢装需求释放,亏损环比收窄
24 年光伏需求高景气,但受制于行业供需错配,价格持续下跌,各环节盈利承压。25Q1 新能源入市交易政策驱动抢装需求释放,产业链价格阶段性回升,叠加计提减值下降,亏损环比收窄;分环节来看,硅料环节盈利持续承压,主要系库存较高导致价格持续处于低位,枯水期开工率下降导致单位折旧摊销提升;硅片、电池片环节价格回升驱动毛利率改善;组件环节盈利承压,主要系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美国市场出货下降;玻璃、胶膜环节受益于价格提升,盈利有所修复。展望Q2,我们预计抢装排产结束或进入需求真空期,产业链量价或短期承压。新技术方面,BC 电池产业化进展加速,钨丝金刚线渗透率提升。我们看好供给侧政策与市场化出清驱动供需格局改善,新技术降本提效实现渗透率提升,建议关注电池、金刚线环节。
风电:25Q1 业绩拐点向上,看好海风+海外高景气受益于24 年下游招标需求旺盛与新能源入市抢装,25Q1 风电行业需求高景气,产业链出货高增。24Q4 央国企招标规则调整,风机招标价格企稳回升。
盈利端,24 年风电行业盈利承压,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与海风开工较慢所致;25Q1 整机制造端盈利回暖;零部件环节受益于出货高增与涨价落地,业绩增速显著;塔桩环节由于出海进展差异盈利有所分化;海缆环节订单高增。目前国内海风项目陆续开工,叠加国家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推动海风装机持续增长。欧洲海风政策加码,且本土管桩、海缆等产能供给紧张,看好国内产业链出海进展加速,建议关注受益于国内外海风放量的管桩、海缆、风机环节,推荐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明阳智能。
工控:行业景气向上,国内企业加速替代
宏观层面,25Q1 PMI 指数较高,在49-51%区间内波动;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微增,释放积极信号。行业层面,据睿工业统计,25Q1 中国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为801.83 亿元,同比+2.35%,市场整体需求呈现出回暖、向上态势;OEM 市场表现稍好于项目型市场。我们预计25 年全年整体市场有望同比实现改善。25Q1 工控行业营收达到403.65 亿元(同比+12.5%),归母净利润34.98 亿元(同比+25.1%),毛/净利率分别为27.15%/9.99%,均有所提升。
龙头企业在低压变频器、交流伺服等市场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看好进口替代加速,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产销量增长低于预期,产业链盈利低于预期;光伏装机增速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超过预期;风电装机不达预期、弃风限电改善不达预期;储能装机量不及预期,相关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