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凸显!中长期面临压力

来源:九方智投 2022-05-16 17:44
点赞
收藏

【简要】

全球粮食危机概率提升。两大背景:俄乌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链受阻,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恶化。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引发全球农业相关行业次生危机。

短期内,我国粮食总体安全,但是结构上仍旧存在矛盾,叠加外部各种累加风险我国必须认识到:当前食物供给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国际市场,而依靠国际市场就必须努力去防范和管理好这些风险,才能使得供给不间断。

中长期内,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今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挑战也更加严峻。到2030年左右,食物自给率将达到最低值。当前我国粮食安全“近无忧,远当虑”。

种业科技支撑存在短板,优质新品种培育缓慢,品种选育模式的落后,必须继续加大种业行业培育与扶植力度。

全球化肥受到俄乌危机影响不断走高。世界银行计算的化肥价格指数3月涨至237.6,较上年同期暴涨130%,创下自2008年以来新高。

投资机会包含种业、农业种植加工贸易全产业链、养殖、动保、化工行业

一、我国的粮食安全:短期问题不大

短期内,我国粮食总体安全,但是结构上仍旧存在矛盾,叠加外部各种累加风险我国必须认识到:当前食物供给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国际市场,而依靠国际市场就必须努力去防范和管理好这些风险,才能使得供给不间断。

  • 我国的耕地

我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左右,其中陡坡耕地和梯田占四分之一以上,土地不足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为9.8亩,不到欧盟农场平均规模的5%、美国农场平均规模的0.4%,农业经营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同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差距很大,其中小麦单产约为欧洲的80%,稻谷约为美国的80%,玉米和大豆约为美国的55%。

  • 我国的主粮

我国的稻谷、小麦进口依赖度较低,均不足7%,同时库存水平相对充足,价格本身的上涨程度和进口价格传导均相对可控。近期国内粮食价格显著上行或也与疫情导致屯粮需求激增有关。大豆、玉米的库存水平相对较低,且大豆的进口依赖度高达84%,国内玉米价格或因低库存而受到支撑,大豆价格受进口价格影响仍保持高位。玉米和豆粕(大豆榨油的产物)作为猪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通过成本传导至猪价。

《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尽管三大主粮是高自给,同时畜产品还能保持自给,但它的背后是以其蛋白饲料原料主要来源——大豆大规模进口、自给率大幅下降为支撑的。

2000年大豆自给率有62%,到现在只有不到17%,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当时有三分之二,现在只有三分之一,蛋白饲料原料整体自给率不足20%。在农业供给体系中,蛋白饲料原料供给的短板最为突出。测度结果显示,最近20年,我国食物安全保障水平——即食物自给率,从2000年的93.6%降到现在的65.8%。

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总产量接近13400亿斤;但是2020年我国粮食的进口总量也创了历史新高,加上大豆在内进口量约2800亿斤,相当于国内总产量的20%以上。粮食总产量与总进口量合计16200亿斤,可见我国粮食的国内产量和总需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缺口。

2021年粮食产量继续高位增产,创下13657亿斤的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水稻、小麦等口粮自给率超过100%,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8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7%,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021年我国进口农产品约1.4万亿元,净进口农产品8759亿元;进口食品近1.3万亿元,净进口食品7840亿元。其中,进口粮食超过1.6亿吨,出口粮食仅331万吨。

  • 目前国内大豆运行总体平稳,海外南美大豆生长发育关键期遭遇干旱,大豆供需偏紧,预计国内外大豆价格高位运行;

  • 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目前玉米在饲料配方中占比有所提升,同时东北、华北等地受疫情影响粮源运输不畅,港口玉米库存偏低,预计玉米市场价仍维持高位;

  • 市场对棉花后市行情持谨慎态度,考虑主产棉区天气变化、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国内外棉花价格波动加剧;

  • 食用植物油各品种间表现分化,菜籽油、花生油产量、进口量受抑制,芝麻油产量、进口量有所增加;

  • 生猪4月现货价格回暖,短期供需受疫情影响较多,中长期深度亏损下,部分高杠杆扩张规模场压力增加,被动去化将加快。

粮食进口虽然不涉及口粮的供给问题,但是明显表现出我国在重要食物供给方面,比如饲料、食用植物油、糖料、肉类、奶类等,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还很高。2022年以来,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养殖完全成本的影响超过1元/kg,如果未来饲料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将持续推升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成本,最终导致国内肉类价格上涨。

  • 我国的粮食消费结构

从消费结构看,我国每年粮食食用消费约2.5亿吨,饲料消费约2.7亿吨,工业用粮约1.6亿吨。长期以来,我国能量饲料粮与蛋白饲料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大幅低于动物源能量与蛋白在膳食总摄入量中的占比。粮饲种植结构与食物需求结构偏离导致口粮过剩与饲料粮短缺并存。

据测算,2018—2019年,我国小麦、稻谷总计结余5492万吨,围绕“口粮绝对安全”目标所保障的“口粮”需求量实际是依据口粮品种的总消费量确定的,而不是口粮实际的食用消费需求。随着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及用途转变,前者可能继续增长,而后者则绝对下降。从实际消费看,口粮性质的食用消费量在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的总产量和总消费量中的占比都在下降,稻谷食用消费占国内总产量的比重不到75%,小麦更是低于70%。

我国必须认识到:当前食物供给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国际市场,而依靠国际市场就必须努力去防范和管理好这些风险,才能使得供给不间断。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对我国最大的影响是信心影响和传导影响。

一是信心影响,从国际关于粮食安全标准的三条安全指标来看,我国都没有问题,但俄乌冲突给我国粮食供给带来的信心和心理压力比较明显,按照经济学里的土豆效应,基本食物一旦短缺,或者舆论导向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基本食物价格会随之急剧上涨,值得高度关注;二是传导影响,粮食价格的波动会远远大于其供给量的波动幅度。

总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有数量才有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的余地。把资源、要素在总量安全基础上做文章,才能使食谱更加广泛、资源更加充分利用。

二、我国的粮食安全:中长期有压力

中长期内,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今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挑战也更加严峻。到2030年左右,食物自给率将达到最低值。当前我国粮食安全“近无忧,远当虑”,即当前有足够的底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稳定和价格稳定,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从长远考虑要有忧患意识。

中国需要提高国内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粮食产能,其中如何处理好土地资源配置中行政规制与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关系,以及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如何处理保重点和保多样、保数量和保质量的关系尤其需要引起关注。通过加大技术援助力度提高他们长期的粮食自给能力。

新发展阶段我国食物自给率变化的可能趋势:在新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食物结构升级的趋势明显,今后我国食物自给率和食物安全保障水平面临新挑战。今后人口增加、收入提高的叠加影响,将进一步推动食物消费总量增加、结构升级——“班尼特效应”将更加显著。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今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挑战也更加严峻。到2030年左右,食物自给率将达到最低值,挑战最为严峻,峰值过后由于人口负增长、老龄化问题等,消费进入稳态阶段,自给率会有所回升。如果在农业科技上有进一步的突破,自给率下降幅度就没有那么快。

目前全国粮食消费是8.1亿吨,预计到“十四五”末是9亿吨,粮食需求峰值有可能伴随着人口峰值在2025-2030年到来,总量为9.2-9.4亿吨,比目前增长1亿吨左右,此后粮食需求增长将逐步回落,2050年将保持在8.9亿吨。

2025-2030年我国达到粮食需求峰值时,若要保障好口粮和肉蛋奶植物油等食物消费需求,大致需要42-43亿亩的种植面积。到那时,我国的食物自给率将从目前的65.8%,下降至59%,农业资源自给率将从目前的64.3%,下降至57.4%。

  • 种业科技存在短板,优质新品种培育缓慢

以小麦为例,2019年,全国审定的新品种达到中强筋品质指标的小麦品种只有18个,仅占小麦审定品种总量的1.8%。又如玉米,2017年至2019年审定的适合机收的籽粒品种仅有24个,占同期玉米审定品种总量的比例不足1%。在经济作物领域,尤其是蔬菜大类,存在品种多而不优的问题,高品质蔬菜品种基本依靠进口。

畜牧业的白羽鸡更是全部依靠进口。养猪业引进国外品种成为养殖企业(户)最优选择,地方品种资源市场占有率不断缩小,目前仅为2%左右。

其背后反映的是品种选育模式的落后。目前国际种业进入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创新阶段,追求实现杂交技术、生物育种技术、数字育种技术的集成应用,而我国当前仍以专家团队的作坊式为主,集团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高校科研院所育种项目的短周期与育种产业要求的长周期不相适应,研发、育种、产业化脱节,育种体系化、商业化水平低。目前全国7372家持证农作物种子企业中仍以小微企业为主,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仅109家,仅占1.5%。此外,种质资源“应保尽保”机制不健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优质基因挖掘不充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制度性缺陷,市场监管能力仍待增强。

三、主要农产品价格展望

近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5月全球农产品供需平衡报告,俄乌局势持续为全球的农产品供需关系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5月预测全球小麦库存水平降至近6年新低,全球玉米预期库存消费比基本平稳,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小幅上升,仍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玉米:受乌克兰、美国、欧盟、中国预期产量下降的影响,本月预测22/23年度全球玉米预期产量小幅下降至11.81亿吨。消费方面,本月预测22/23年度预期总消费量同比下降1.2%至11.85亿吨,全球玉米预期期末库存同比下降1.4%至3.05亿吨;期末库存消费比相应下降0.05个百分点至25.75%(剔除中国则为上升0.42个百分点至11.34%),继续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水平。

大豆:本月预测22/23年度全球大豆预期产量较上年度上升4530万吨至3.95亿吨,主要是由于巴西大豆产量的提升;22/23年度预期总消费量同比上升4%至3.77亿吨,总出口量将从上一年度恢复增长9%至1.7亿吨。主要受预期总产量增长的影响,22/23年度全球大豆预期期末库存同比上升1440万吨至9960万吨,预期期末库存消费比相应上升2.9个百分点至26.4%,但仍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

小麦:本月预测22/23年度全球小麦预期产量较上年度下降450万吨至7.75亿吨,其中受战争影响,乌克兰预期产量较去年大幅下降1150万吨至2150万吨;预期全球贸易量将上升500万吨至2.05亿吨,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出口增量将弥补乌克兰和澳大利亚出口量的下降。

消费方面,22/23年度全球小麦预期总消费量同比小幅下降至7.88亿吨,;受预期产量下降以及预期总消费量小幅下降的综合影响,预期期末库存较上年度下降5%至2.67亿吨,创下近六年新低水平,其中印度的期末库存降至近五年最低的1640万吨。全球小麦预期库存消费比(剔除中国)显著下降,价格走势中性偏多。

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价格走势中性偏多;国内方面,需求小幅上升叠加进口下降,玉米价格有望保持在高价位区间。

  • 全球化肥受到俄乌危机影响不断走高。

俄乌冲突升级,西方政府针对俄罗斯可能做出的制裁,可能会对全球市场的化肥供应产生较为广泛影响。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化肥出口国之一,据阿格斯,2021年俄罗斯的钾肥出口量1183万吨,占全球出口市场的27%,排名第三;

磷肥出口量405万吨,占全球出口市场的14%,排名第四;俄罗斯是硝酸铵、尿素、复合肥、氨的全球最大出口国。一旦俄罗斯的化肥出口量受到干扰,将对全球供给产生一定影响。钾肥大合同价格超预期,全球供应紧张局面将加剧。磷肥内外需求向好,磷化工产业链景气向上。

世界银行计算的化肥价格指数3月涨至237.6,较上年同期暴涨130%,创下自2008年以来新高。其中,作为主要品种的氯化钾肥3月涨至每吨562美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80%,创下主要化肥种类中的最高涨幅。俄罗斯媒体近日就在报道中指出:“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氮肥价格飙升40%-50%,磷肥和钾肥的价格上涨约30%。”

四、A股农业板块相关公司梳理

1.种业:

登海种业(玉米种龙头)

隆平高科(水稻与玉米种龙头)

大北农(生猪养殖与转基因技术布局者)

2.农业种植加工贸易全产业链:

苏垦农发

3.养殖:

圣农发展(祖代鸡苗进口替代,鸡养殖龙头)

温氏股份(猪养殖与鸡养殖龙头)

华统股份(生猪养殖新进入者,周期底部顺周期扩展未来生猪出栏高速成长)

民和股份(鸡苗龙头公司)

4.动保:

科前生物(动保猪疫苗龙头)

中牧股份(动保龙头)

5.化工行业高成长公司:

亚钾国际(钾肥)

云天化(磷肥)

远兴能源(天然碱,纯碱)

双环科技(联碱法,纯碱)

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等)、

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

金禾实业(三氯蔗糖)、

亚钾国际(钾肥)、

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

利尔化学(草铵膦)

百龙创园(阿洛酮糖)

参考资料:

20220513-国信证券-基础化工-行业周报

20220228-中信建投-农林牧渔:俄乌冲突是否会对我国粮食供应造成影响?

20220508-国信证券-动物保健:估值底部绝地反击,景气上行静待反转

20220510-国信证券-华统股份4月销售简报点评:生猪出栏继续大增,单头超额收入明显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王德慧(登记编号:A0740621120003)

(来源:
九方智投)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写评论

声明:用户发表的所有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九方智投用户互动发言管理规定》

发布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赶快抢个沙发吧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